1、关于名句中的文史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苍山”指的是泰山
B“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中的“豪主”指的是荆轲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暗香”指的是桂花香气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中的“好景”指的是夏季景色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意思是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白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此处的“苍山”指的是泰山。
B项错误,“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咏荆轲》,意思是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此处的“豪主”指的是秦王。
C项错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意思是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此处的“暗香”指的是梅花香气。
D项错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冬初橙黄橘绿的时节啊。此处的“好景”指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
故正确答案为A。
2、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下列关于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①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①②正确,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③正确,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④正确,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3、大多数群居的哺乳动物,雌性个体怀孕生育后,随着后代迅速 ,它们也会很快 原有的社会地位。然而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中,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壮年时期的全职工作。有研究认为,人类婴儿的 ,让人类与母亲的关系与一般的动物相比更加紧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熟 改变 重要性
B.分离 恢复 可塑性
C.长大 获得 依附性
D.独立 回归 脆弱性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前后文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后代迅速成长之意,A项“成熟”、C项“长大”、D项“独立”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分离”与“群居”矛盾,排除。
第二空,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人类照顾幼儿是全职工作,可知“雌性哺乳动物”不是“全职”,“会很快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D项“回归”符合文意,保留。A项“改变”、C项“获得”均未体现“会很快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之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文段将动物的幼崽和人类的婴儿进行对比,其结果体现了人类婴儿的“脆弱性”,符合文意,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知识分子《站起来,双足走 | 36个月》
4、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一些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容易 ,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带来干部良莠并存、参差不齐。我们必须 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确保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积重难返 一如既往
B.相沿成习 与时俱进
C.画地为牢 坚定不移
D.因循守旧 持之以恒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可以从第二空入手。根据 “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以及 “确保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可知,横线处需体现执政应当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并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B项“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符合文意,保留。A项“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C项“坚定不移”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自己的想法;D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三者均未体现“适应新时代”,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 “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可知,横线处应体现“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长久存在之意。B项“相沿成习”指按照旧的一套沿袭下来,已成习惯,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
5、为了迎合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需求,不少美术类培训机构纷纷带孩子参加各类绘画大赛和少儿绘画考级活动。这必然是 的做法,绘画是人们认识和感受世界,表达个人情绪和看法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作为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出成果、获大奖,而应该 孩子用更加丰富的手段认识世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拔苗助长 辅助
B.缘木求鱼 激励
C.舍本逐末 引导
D.得不偿失 启发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前文可知,文段意在表达为了迎合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需求,一些美术类培训机构采取了不恰当的做法,且根据后文“绘画是培养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可知,让孩子学习绘画的本意应为培养能力而非考级,故横线处应体现出培训机构的做法违背了让孩子学习绘画的本意。
C项“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本”即对应“培养能力”,“末”即对应“考级”,符合文意,当选;
A项“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文段虽然可以体现出急于求成之意,但并未体现出让事情变坏之意,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缘木求鱼”比喻方向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文段虽然可以体现出方法错误之意,但并未论述达不到目的,并非必然无法出成果获奖,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文中并未体现出损失之意,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做法。C项“引导”有指引、带领之意,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艺术只能“培训”吗》
6、大地震的冷酷在于,它将人们的生活连根拔起, 了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的全部基础。震后,唐山人几乎失忆了,乃至一个美国人把他1972年途经唐山时拍的旧照送来展览时, ,很多老唐山人泣不成声。是啊,故乡是有容颜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细节还原,哪怕只是蛛丝马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颠覆 望梅止渴
B.摧毁 睹物思情
C.扫荡 人非物换
D.动摇 沧海桑田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搭配“基础”,且根据横线前的“它将人们的生活连根拔起”以及横线后的“震后,唐山人几乎失忆了”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大地震严重破坏了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的全部基础。B项“摧毁”指用强大的力量破坏,符合文意,且与“基础”搭配恰当,保留。A项“颠覆”意为推翻、摧毁,C项“扫荡”指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二者均与“基础”搭配不当,排除。D项“动摇”指摇动、松动,程度过轻,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横线后的“很多老唐山人泣不成声”“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细节还原”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表达唐山旧照勾起了老唐山人的回忆和情感。B项“睹物思情”指看到曾经待过的地方、使用过的物品、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等,而想起自己曾经的经历,从而发出感慨的这样一种情感,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7、从气象的角度来讲,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到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处,此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以北京为例,夏至日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约为。这时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量也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温度升高。夏至的日照时数最长,如北京夏至日白天长达15个小时,地表白天吸收热的时间远大于夜晚向大气中散热的时间,这就使得地面聚集的热量一天天增加。三伏天开始于夏至后约20天,其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此时温度最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三伏天天气最热的原因
B.夏至日日照的主要特征
C.太阳高度对温度的影响
D.北京夏至日的昼夜温差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首先从气象学角度介绍春分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指出夏至日北半球的阳光最多,有利于地面温度升高,并以北京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之后指出夏至日的日照时数最长,地表热量一天天增加,再次以北京为例进行说明。尾句引出夏至后约20天开始的三伏天,指出此时地表的热量达到顶峰,地面温度最高。故文段通过层层递进,引出尾句重点,尾句得出结论,重在说明三伏天温度升至最高的原因,对应A项。
B项,“夏至日”对应结论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太阳高度”对应“北京”例子里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北京”为举例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夏日话三伏》
8、①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和南联盟在网络空间展开攻防战,标志着军事实践向虚拟空间更进一步
②从世界最近几次局部战争的实践不难看出,自然空间在军事实践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而虚拟空间的先导性则越来越强
③电磁和互联网技术的军事应用,使得虚拟空间出现了电磁战、网络战、信息战等战争新形态
④1904年,日俄双方在战争中使用无线电进行联络、侦听和干扰,这是人类军事实践第一次进入电磁虚拟空间
⑤因此,当代军事战略理论更加重视虚拟空间的研究,以及其与自然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⑥军事实践不再单纯依托山河湖泊等自然空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虚拟化进程愈加明显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⑤⑥③
B.①④③⑥⑤②
C.⑥②①③⑤④
D.④①⑥③②⑤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首先观察选项,①句中提及年份“1999年”,④句中提及年份“1904年”,二者均为20世纪,⑥句中提到“进入21世纪”,根据时间顺序可知,三句话的正确顺序为④①⑥,排除B、C项。对比尾句,③句对虚拟空间出现的战争新形态进行了介绍,⑤句通过结论词“因此”引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即指出当代军事战略理论应更加重视虚拟空间以及其与自然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⑤句更适合做尾句,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军事战略空间演化进程》
9、①一出门,一阵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拂过山上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也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
②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来,如流水般洒向大地,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白色
③夏天的夜晚,不像白天那样炎热,很凉爽
④受不了家里的闷热,我决定出去看看
⑤不像中秋的月亮那样圆润美丽,却别有一番风韵
⑥深蓝色的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幕布,挡住了太阳,上面挂着一轮弯弯的明月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⑥②⑤③
B.⑥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⑥⑤②
D.⑥④①②⑤③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④句中提到了作者要“出去看看”,⑥句中提到了“天空”和“明月”,根据日常逻辑,应先离开家来到外面,才能看到“天空”和“明月”,故④句适合作首句,排除B、D两项。
继续寻找其他线索,⑤句中提到了“不像中秋的月亮那样圆润美丽”,故前一句应提到不圆的月亮,对比A、C两项,⑥句中提及“弯弯的明月”,而②句围绕“月光”展开,故⑥⑤两句捆绑恰当,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乡村夏夜散文》
10、中国古代诗学从唐代“野”字意象的逐渐增多,到宋代“野水”意象的异军突起,不仅意味着唐宋诗学从“大物山水”到“小景山水”的转向,而且从杜甫所开创的“野水”美学至中唐诗人“野水”写作传统的逐渐形成,幽远寻仙的峻险之趣的传统有所消歇,宋人萧散简淡、静观自我的“野水”美学成为时代意趣。“野水”的审美价值不仅在于可游,更在于可居。“可游可居”作为野水山水美学的具体展开,与“可行可望”的彼岸山水美学成为中国诗学的两大传统。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野水”意象的发展
B.“野水”意象与唐宋诗学的转向
C.中国山水诗学的两大话语传统
D.作为时代意趣的“野水”美学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先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从唐到宋,“野水”意象兴起,这意味着唐宋诗学的“转向”以及“野水”写作传统逐渐形成,之后又指出“野水”美学逐渐盛行,成为时代意趣,最后论述了“野水”审美价值的丰富内涵,并指出了其在中国诗学中的地位。故文段重点介绍了“野水”意象的兴起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唐宋诗学意向的转变,对应B项。
A项,文段重点介绍了“野水”意象兴起给唐宋诗学带来的“转向”,而非仅仅介绍“野水”意象的发展,排除;
C项,没有提到文段核心话题“野水”,排除;
D项,没有提到唐宋诗学的转向,偏离文段重点,且文段所述“时代意趣”是以宋朝为时代背景的,选项中的“时代意趣”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唐宋诗学观照下的“野水”意象》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考查立体拼合。如下图所示,C项可由①②③拼合而成。
故正确答案为C。
1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A
B.B
C.C
D.D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外框和内部黑点组成,考虑内外两者之间的关系。题干图形外框边数分别为4、6、?、3、8、5,内部黑点个数分别为2、4、?、1、6、3,每幅图形均符合“外框边数-黑点个数=2”,故?处应填入一个“外框边数-黑点个数=2”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
13、本土药材:野生药材:名贵药材
A.沿海高铁:跨省高铁:城际高铁
B.牛奶产业:传统产业:养殖产业
C.超限车辆:超载车辆:超重车辆
D.社区治理:社会治理:水土治理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本土药材、野生药材、名贵药材是从不同的划分角度去命名的,三者互为交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沿海高铁、跨省高铁、城际高铁是从不同的划分角度去命名的,三者互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传统产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牛奶产业”是“传统产业”,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超限”是指车辆的轴载质量、车货总质量或装载总尺寸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超载”是指车辆载客或载货超过了其额定的承载能力;“超重”是指车辆的单轴或总质量超过了其设计或核定的最大重量,这是对车辆行驶管理的三个规定,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米醋:米酒
A.茶壶:茶砖
B.水库:水沟
C.棉花:棉衣
D.石雕:石碑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米醋和米酒是两种由米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食品,二者的原材料相同。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茶砖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与茶壶的原材料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人工湖,水沟是人工挖掘的水道,但二者都不涉及原材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棉花是制作棉衣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石雕和石碑是两种由石头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物品,二者的原材料相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5、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活动属于民俗的是:
A.清明节当天,黄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活动,按照既定祀典礼仪,缅怀始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B.王老伯家有一个传承三代的习惯,每到重大节日,全家都要聚在一起,交流感情,品尝美食,共享天伦
C.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自古以来,河洛地区的人们每逢这天都会结伴登高山、逛庙会、赏菊花
D.近年来,一些大都市的公园每周都会举办“相亲角”活动,中老年父母聚在一起替儿女相亲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清明节当天在黄帝陵举行的公祭活动,是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不符合“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该项说明的是王老伯的家庭内部习惯,该习惯仅适用于王老伯家,不具有广泛性,不符合“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河洛地区的人们,符合“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自古以来,每逢重阳节都会结伴登高山、逛庙会、赏菊花,说明是世代相传,具有传承性,符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符合定义,当选;
D项:一些大都市的公园每周都会举办“相亲角”活动,不符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6、舛互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对所要表达的对象先全部肯定后又部分否定,或先全部否定后又部分肯定的一种修辞方式。从语义上来看,全句的语义点不是前面的统称,而是后面的例外,统称只是作为铺垫或映衬来突出或强调例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舛互的是:
A.家乡是个贼,它能偷去你的心
B.夜幕下的田野万籁俱寂,偶尔有几声蛙鸣
C.我这才明白,两年来,不,是二十二年来我全在瞎折腾
D.假如战争不发生,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说话或写文章时”、“对所要表达的对象”、“先全部肯定后又部分否定”、“或先全部否定后又部分肯定”。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家乡是个贼,它能偷去你的心,说明家乡能让人怀念,先进行了肯定,但没有部分否定,不符合“先全部肯定后又部分否定”,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夜幕下的田野万籁俱寂,说明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安静,符合“先全部肯定”,偶尔有几声蛙鸣,符合“部分否定”,符合定义,当选;
C项:我这才明白,两年来,不,是二十二年来我全在瞎折腾,说明二十二年来都是虚度时光,先进行了肯定,但没有部分否定,不符合“先全部肯定后又部分否定”,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假如战争不发生,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只是对他是否能继续做官这一件事情进行肯定或否定,并未涉及对全部事情和部分事情的描述,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适应性绩效是指个体应对、响应和支持变化的行为表现,具有一定动态发展性,它对于个人、团队和企业的创新以及维持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持续高效运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适应性绩效的是:
A.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以维持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B.为响应绿色低碳生产要求,公司董事会决定关闭高污染高耗能生产项目
C.50多岁的赵老师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很大兴趣,专门学习了有关课程
D.为了适应公司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销售骨干小刘开始学起了第二外语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个体”、“应对、响应和支持变化的行为表现”。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主体是企业,不符合“个体”,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公司董事会决定关闭高污染高耗能生产项目,主体是公司董事会,不符合“个体”,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50多岁的赵老师,符合“个体”,但他因为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而学习有关课程,不符合“应对、响应和支持变化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销售骨干小刘,符合“个体”,他为了适应公司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开始学起了第二外语,符合“应对、响应和支持变化的行为表现”,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8、某公司产品的各项性能都比竞争对手的更好。所以,如果该公司能够降低产品的市场定价,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持平,那么该公司产品一定会迅速占领市场。
下列选项若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 )。
A.该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降低市场定价将会极大影响公司利润
B.与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的产品宣传力度和售后服务不具显著优势
C.该公司的生产规模很小,其产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百分之一
D.该公司产品设计瞄准的是高端市场,降低价格不符合其市场定位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该公司能够降低产品的市场定价,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持平,那么该公司产品一定会迅速占领市场。
论据:某公司产品的各项性能都比竞争对手的更好。
本题论点讨论的是若该公司产品的价格与竞争对手持平,产品会迅速占领市场,论据讨论的是该公司产品性能比竞争对手更好,都在讨论公司产品情况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话题一致,削弱优先考虑否定论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指出由于产品生产成本高,降价后会极大影响利润,但利润受影响指的是公司内部的事,而占有市场指的是用户的多少,二者无关,无法削弱,排除;
B项:该项指出与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的产品宣传力度和售后服务不具显著优势,只能说明优势不大,但不等同于比竞争对手差,因此是否会影响该公司占有市场不确定,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该项指出该公司规模小,产量仅占市场百分之一,说明就算降低价格,与竞争对手持平,但由于公司产品产量过少,能够满足的用户数量也远小于市场需求,因此不能占领市场,否定论点,可以削弱,当选;
D项:该项指出该公司产品设计的市场定位是高端市场,而论点在讨论公司产品降价后会不会占领市场,定位如何和降价后能否占领市场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某品牌奶茶十年前以黑糖珍珠奶茶为招牌,赢得年轻顾客的青睐,在众多茶饮品牌中挣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门店不断扩张,营收也不断增长,但是其招牌黑糖珍珠奶茶的销量却下降了。
以下除哪项外,均能解释上述现象?
A.该品牌的黑糖珍珠奶茶十年来未更新配方,味道没有变化
B.黑糖珍珠奶茶现在已不是一款新颖且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C.由于熬制黑糖珍珠的人工成本增加,商家提高了这一产品的价格
D.近几年茶饮市场火爆,大多数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黑糖珍珠奶茶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
某品牌奶茶门店不断扩张,营收不断增长,但是其招牌黑糖珍珠奶茶的销量却下降了。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指出该品牌的黑糖珍珠奶茶十年来味道未变,但味道喜好因人而异,不确定现在消费者是否喜爱该口味,无法解释为何门店不断扩张、营收不断增长,但其招牌黑糖珍珠奶茶的销量却下降,无法解释题干矛盾,当选;
B项:该项指出黑糖珍珠奶茶现在不再新颖且不再受消费者欢迎,这会导致该品牌的黑糖珍珠奶茶销量下降,而门店不断扩张会带来其他产品营收的增长,从而整体营收依然增长,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C项:该项指出商家提高了黑糖珍珠奶茶的价格,这会导致该品牌的黑糖珍珠奶茶销量下降,而门店不断扩张会带来其他产品营收的增长,从而整体营收依然增长,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D项:该项指出大多数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黑糖珍珠奶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这会导致该品牌的黑糖珍珠奶茶销量下降,而门店不断扩张会带来其他产品营收的增长,从而整体营收依然增长,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0、一旦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就要求承担法律责任。
上述说法如果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虽然未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但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B如果未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不承担法律责任
C.要么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要么不承担法律责任
D.只有未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才不承担法律责任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 且 承担法律责任”,但“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和“承担法律责任”不是必然同时存在的,无法推出,排除;
B项:翻译为“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承担法律责任”,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前,否前无法得出确定结论,无法推出,排除;
C项:“要么A,要么B”为A和B二者有且只有一个满足,但题干为推出关系,无法确定这两者必然有且只有一个满足,无法推出,排除;
D项:翻译为“承担法律责任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