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
B.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所走之路
C.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所以说它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是不恰当的,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马可波罗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他写的《马可波罗游纪》成为促使西方人开辟新航路的诱因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曾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A。
2.自来水厂用来进行水消毒处理的常用化学试剂是:
A.臭氧 B.氯气
C.过氧化氢 D.碘伏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用臭氧来净化自来水成本较高,使用较少。
故正确答案为B。
3.汛期恶劣的环境,也让查找堤坝渗漏部位和渗漏入、出水口极为困难。而如能及时对管涌渗漏进行快速_____,确定其具体位置、形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就能够_____洪灾中可能发生的溃坝风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防堵 回避 B.封堵 避免
C.检测 避让 D.检测 规避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第一空考查解释关系,后文“确定其具体位置、形状”说明了前文的工作是检测,而不是防堵和封堵,故排除A和B,第二空考查固定搭配,规避风险。
故正确答案为D。
4.20世纪90年代,有人_____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_____,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坦言 并驾齐驱 B.预言 并行不悖
C.断言 相向而行 D.妄言 背道而驰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考查时态的搭配关系,第一空后的“将”字是将来时,只能与“预言”搭配,故本题可快速选择B,第二空考查转折关系,前文讲新兴的通讯方式“取代”传统书信,后用“然而”一转折,故应该强调的是没有被“取代”,“并行不悖”指共存而不相互违背,可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故正确答案为B。
5.沿着卢瓦尔河,法国的历史被书写进河谷里____的城堡群中。想要探寻几百年间法国乃至欧洲王宫贵胄间的权利斗争,窥视_____的宫廷秘事,就要从走进这一座座城堡开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鳞次栉比 不可捉摸
B.星罗棋布 波诡云谲
C.浩如烟海 变化莫测
D.不计其数 变幻无常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星罗棋布”和“鳞次栉比”,都可以形容数量多、分布密。但星罗棋布强调分布的范围广;形状整齐的或不整齐的都能用;“鳞次栉比”强调排列有次序;多用于房屋等整齐的东西,文中说“沿着卢瓦尔河”,但按河流蜿蜒曲折的常识来说不可能是整齐的,故可排除A,鳞次栉比。C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城堡群,故排除C,浩如烟海;第二空考查照应关系,原文强调的是“宫廷秘事”,B项中的“波诡云谲”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正好与“秘事”相照应,D项“变幻无常”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与文意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B。
6.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代表的是对网络词汇的肯定与重视。但在今天,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毕竟,相较于传统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网络词汇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网络词汇可能火过一阵就开始被遗忘;比如传统汉语中的新词一般是通过入选词典而被加以确认,从而逐渐被推广、使用,但网络词汇却无需词典这类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无关紧要
B.我们对网络词汇需要有开放的态度
C.网络词汇相较于传统词汇没有生命力
D.将某些词汇纳入词典,确有必要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句话援引他人的观点,认为网络词汇应该收入字典,后面出现转折词,表明作者是不认同前面的观点的,所以作者认为网络词汇没有必要收入字典,最后一句话“但网络词汇却无需词典这类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也是体现了相同的观点,答案选A。
故正确答案为A。
7.研究发现,长期吃核桃等坚果能改善一些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和人们所期待的核桃“补脑”功能并不是一回事情。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吃了核桃之后,就能短期内提高人的智商,或者提高考试成绩。而且,多数人的智力会在20~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则很难提升。正确的饮食包括日常摄入少量核桃等坚果,确实有利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减少包括中风在内的疾病风险。但那种吃了马上就“反应快了,记忆好了,智力蹭蹭往上跑了”之类的效果,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想象。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吃核桃不能改善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
B.吃核桃短期内能提高人的智商或考试成绩
C.吃核桃使多数人的智力在20-30岁达到顶峰
D.日常摄入适量核桃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过程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A选项与第一句“研究发现,长期吃核桃等坚果能改善一些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不符;B选项与第三句“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吃了核桃之后,就能短期内提高人的智商,或者提高考试成绩”不符;C选项无中生有,原文“多数人的智力会在20~30岁左右达到顶峰”。第四个选项对应最后两句话。
故正确答案为D。
8.科学家们表示,年幼的狨猴会学着在别的狨猴呼喊结束后再发声,这一发现或可帮助我们_________。除了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学不会发声,没有模仿所听到的声音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说话来说必不可少。但是狨猴研究者表示,灵长类动物仍然在以近乎交谈的方式互相呼喊,因为它们会等待别人呼喊结束后再发声——而这种能力经常在语言进化的讨论中被忽略。如果这种技能是后天习得的,那么它该更接近人类的相当技能,因为婴儿是在和母亲咿咿呀呀的过程中学会这种技能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更好的分析人类交往的方式
B.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
C.更好的解决人类交流的障碍
D.更好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此句处在段中,需要承上启下,下文提到的是“语言进化的讨论”,且讲的是关于进化中的初语的学习,即人类语言的起源。
故正确答案为B。
9.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们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统一性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将近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
③他们有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在相隔极远、完全陌生的岛上竟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④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
⑤这使得许多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浪潮中驶入太平洋的西方航海家们惊异地发现几乎他们每发现一处新的岛屿都已有了土著们居住过的痕迹
⑥然后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⑥⑤④③①
D.③①②⑥④⑤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看首句都有代词“他们”不适合做首句排除C、D再比较A、B中的④和④⑤中的“这些土著们”在⑤中提及因此⑤捆绑在一起。
故正确答案为B。
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中的五个图形均可一笔画成,依此规律,问号处的图形也应为一笔画成,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行的三个图形中,曲线和直线的交点个数依次为1、2、3;第二行的三个图形中,曲线和直线的交点个数依次为4、5、6;第三行的前两个图形中,曲线和直线的交点个数依次为7、8,所以问号处图形的曲线和直线的交点个数应当为9。
故正确答案为B。
12.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漏税是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偷税的是()
A.明星甲在某市开演唱会,获得收入10万元,按照规定,他缴纳了一部分税,并将剩余的钱全部捐给了灾区
B.乙开了一家大型服装厂,当他要开大面额发票时,就把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在客户联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填写很小的数字
C.丙经营了一家餐馆,生意火爆,每个月都按时缴税,有一次他回老家办事,忘记了缴税,后来税务部门打电话通知他,他才赶忙补交了税款
D.丁是某公司的会计人员,在计算公司利润时,错将1000万看成了100万,使得账目上公司利润下降了不少,缴纳的税款也随之减少了很多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偷税”的关键信息是“故意”,“漏税”的关键信息是“非故意”。A项,甲按照规定缴纳了税款,并没有偷税行为,排除;C项,丙并非故意不缴税款,属于漏税,排除;D项,丁是出于工作上的疏忽,算错了公司利润,属于“非故意”,排除。B项,乙将发票分开填写,给客户的是真实的,给税务部门查看的存根联却比实际值小,这是故意用欺骗的方式逃避纳税,属于偷税。
故正确答案为B。
13.周末焦虑症是单身女白领特有的一种职业病,表现为一到周末就心情焦虑、无所适从、烦躁不安。因为平时工作紧张,周末较为清闲,人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让人感到不适应,只能用玩乐来发泄一下,可是往往吃喝玩乐后更烦躁,严重者还会出现抑郁、焦躁等心理问题,甚至心悸、失眠等身体健康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周末焦虑症的是()
A.小李不仅是职场女性还是个家庭主妇,除了上班还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周末更需要打扫卫生、看孩子,一到周末就十分烦躁,还不如上班轻松
B.小王是个IT男,平时上班就是做软件开发,到了周末就宅在家里打游戏,长此以往,整个人非常颓废,完全没有交际圈
C.小赵是个工作狂,至今未婚,但是生活并不乏味,除了认真上班,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技艺培训,不仅学会了不少技艺,还认识了很多朋友
D.小张是个单身北漂,平时工作紧张,盼望着周末的到来,但到了周末她却变得抑郁烦躁,除了吃喝玩乐便不知道做什么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1)主体是单身女白领;(2)表现是一到周末就心情焦虑、无所适从、烦躁不安。A、B两项主体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表现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4.劳动产品是经过生产工人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商品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劳动产品但不属于商品的是()
A.一块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天然石头
B.居民卖给垃圾回收站的塑料瓶
C.农民种植的小麦,留下一部分来自己食用
D.蛋糕店里售卖的精美糕点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劳动产品”的关键信息是“经过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商品”的关键信息是“用于交换”。A项不是经过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属于劳动产品,排除;B、D两项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于商品,排除。C项是经过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但不是用于交换的,所以属于劳动产品但不属于商品,故选C。
故正确答案为C。
15.白发苍苍∶苍老
A.心急如焚∶兴奋 B.热泪盈眶∶悲伤
C.目瞪口呆∶喜悦 D.肝肠寸断∶伤心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白发苍苍用来形容人的苍老;D项,肝肠寸断用来形容人的伤心。A项,心急如焚用来形容着急。B项,热泪盈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激动。C项,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故正确答案为D。
16.笤帚∶拖把
A.筷子∶刀叉 B.龙井∶绿茶
C.七律∶唐诗 D.果汁∶饮料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笤帚和拖把是并列关系,二者都是打扫卫生用的工具;筷子和刀叉也是并列关系,二者都是吃饭用的工具。B项,龙井和绿茶是种属关系,龙井是绿茶的一种。C项,七律和唐诗是交叉关系,有的七律是唐诗,有的唐诗是七律。D项,果汁和饮料是种属关系,果汁是饮料的一种。
故正确答案为A。
17.加仑∶容积
A.亩∶长度 B.盎司∶货币
C.光年∶时间 D.卡路里∶热量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加仑是容积单位,卡路里是热量单位。亩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盎司是重量单位,与货币无关;光年是长度单位,并非时间单位。
故正确答案为D。
18.在宝宝降临前,很多家庭都会提前购置婴儿床。但是买了后却发现,宝宝不愿单独睡,买来的婴儿床根本没用到,还占了家里一大块地方,觉得非常不实用。加上现在市面上婴儿用的东西很贵,一张小小的婴儿床价格都是上千元,而且等一两年就搁置了,很多人觉得没有买婴儿床的必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观点()
A.与婴儿体型相符的封闭区域能带给他们更舒适的睡眠
B.国外一般都是宝宝刚出生就让他睡在婴儿床上,从小培养其独立的习惯
C.很多妈妈觉得宝宝睡在自己旁边更方便照顾宝宝
D.睡眠问题会对宝宝产生多种不良影响,而婴儿大部分时间几乎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论点:没有买婴儿床的必要。论据:婴儿床不实用而且贵。如果C项为真,说明很多妈妈选择和宝宝一起睡,增加了论据,对论点起到了支持作用。A、B两项说的都是婴儿床的好处,对论点起到削弱的作用。D项是无关选项,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虽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但因“忠言逆耳”,故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听“好话”。久而久之,就有人专拣好听的说。殊不知,忠言虽逆耳,却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平时多听逆耳之言,采纳正确的主张,才能不受欺骗,才能明了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曾有人“吐槽”,他有时故意把话说错,可部下依然奉承他“说得对”,是“高见”。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听“好话”
B.帮助人们明辨是非的都是忠言
C.只要多听逆耳之言,就能对情况明了
D.“高见”并非都是说得对的话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根据“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听‘好话’”可知,A项“人们都……”扩大了范围,错误;根据“忠言虽逆耳,却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得不出B项;根据“平时多听逆耳之言……才能明了方方面面的情况”可知,C项错误,是“只有……才”的关系,并非“只要……就”;根据“他有时故意把话说错,可部下依然奉承他‘说得对’,是‘高见’”可知,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0.基本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里,喝醉后开车不论碰到多轻微的事故,酒驾者都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全责。只有代谢完体内多余的酒精才能安全地驾车出行。而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肝脏代谢酒精速率大约为12毫克/小时。假设人体所能承受的酒精上限为90毫克(相当于人体吸收了四两白酒),那么从数学上来看7~10个小时就能够达到安全期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结论()
A.按照白酒酒精度为50度来计算,一般喝上半两白酒就能达到酒驾标准
B.事实上,酒精的代谢速率因人而异,还会受到性别、睡眠时间等的影响
C.很多人喝完酒后回家睡觉8个小时,酒精就散去了,再开车就安全了
D.根据之前的判例来看,目前尚未发现饮酒24小时后被查出酒驾的案例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的论点:喝酒后7~10个小时就能够达到安全期了。论据: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肝脏代谢酒精速率大约为12毫克/小时,假设人体所能承受的酒精上限为90毫克。B项如果为真,则说明影响酒精代谢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而论据中忽略了这些影响因素,直接从理论上计算得出了论点。所以B项削弱了论据,进而削弱了论点。A项说的是酒驾标准,与论点无关;C项说明睡觉8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达到安全期,支持了论点;D项,只能说明饮酒24小时后肯定是安全期,并没有提到7~10小时后是不是安全期,所以削弱力度远远小于B项。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