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民法总则》有关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9周岁,天才少年,获3项省级发明创造奖,奖金丰厚,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乙,16周岁,偶像团体成员,签约某经纪公司,从事演艺活动,收益颇丰,但由于尚未成年,仍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丙,21周岁,无业人员,由于已经成年,一定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丁,17周岁,志愿者,长期担任所在市政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的翻译志愿者,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最新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提示:《民法总则》已经将原先《民法通则》关于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的划分界限改为8周岁。
A项正确,甲,9周岁,能发明创造获奖,精神状态正常,且年龄已经超过8周岁,因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项错误,乙,16周岁,能签约经济公司从事演艺活动,精神状态正常,收入颇丰,说明能够有独立的生活来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项错误,丙已成年,但无业人员并不能确认其精神状态,“一定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说法过于绝对,不严谨。
D项错误,丁,17周岁以志愿者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并不代表有独立的生活来源,依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故正确答案为A。
2.关于人体代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脏是人体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
B.和水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C.尿素可以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
D.排遗是人体排泄的重要方式之一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将血液中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变成尿液排出体外。
B、C两项正确,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①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②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③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D项错误,人体消化系统形成的食物残渣叫做粪便,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的途径。人体排泄的对象是细胞代谢废物,排泄过程一般都是耗能的,并且是由排泄器官完成的。一般而言生物学上的排泄都必须经过血液,由血液将代谢废物运送到代谢器官,由代谢器官排出。排遗是食物通过消化系统之后剩余的残渣,没有经过血液,所以说排遗不能归为排泄。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客观来看,传统观光型景区要想在创新上做文章并不容易,建玻璃栈道似乎是一条捷径,短期内就能使客流量明显增加。但如果简单模仿、不断重复,就可能___________、效果不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事倍功半
B.乏善可陈
C.过犹不及
D.差强人意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空缺词语与“效果不彰”意思相近,意为效果不明显。A项“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强调付出的工作效果较差,有效果不明显之意,当选。
B项“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一点效果也没有,语义程度过重,排除;
C项“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而文段语义体现做得不够,所以与文段语义相悖,排除;
D项“差强人意”意思是勉强使人满意,与文段语义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玻璃栈道,建好更要管好》
4.文学经典对人类文明、文化的意义,已经毋庸赘言,考虑到这一意义以及公版书成本较低等情况,文学经典尤其是世界名著、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作为出版资源,为众多出版机构所__________。由于学术观念、美学趣味的不同,翻译、校勘等方面的差异,经典作品存在多个不同版本,可以说,__________,不无可喜之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睐 历久弥新
B.热衷 百花齐放
C.觊觎 大放异彩
D.推崇 日新月异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文意可推断,空缺处意在形容出版机构愿意出版文学经典,A项“青睐”指喜爱或重视,B项“热衷”指十分喜爱,醉心、沉迷,D项“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均体现出出版机构对文学经典的重视,符合文意,保留。C项“觊觎”形容非分的企图,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第二空,用于形容前文“经典作品存在多个不同版本”,B项“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在文中指代经典作品有各种不同版本,符合文意,当选。A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无法体现“种类多”,且文段没有体现出“更加鲜活”、“更显价值”,排除。D项“日新月异”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文段强调种类多而非发展快,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经典阅读不能速成》
5.当前,公众对粉丝追星早已不再持有“妖魔化”的异样目光,粉丝文化逐渐向健康化转型,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宽容与认可。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让“友军”不齿、“爱豆”躺枪、“路人”共愤的过度追星行为和病态的粉丝文化,时不时还会___________。要想__________,就必须找准病灶、号准脉,也唯有如此,才能开出良方、药到病除,根治顽疾。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粉墨登场 正本清源
B.沉渣泛起 釜底抽薪
C.应运而生 立竿见影
D.死灰复燃 亡羊补牢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前文,当前的粉丝文化已经逐渐向健康化转型,因而那些病态的粉丝文化已成为“过去时”。故空缺处意在指出已经消失的事物又得以重现,B项“沉渣泛起”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D项“死灰复燃”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语义不符,排除。C项“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不能形容已经消失的事物又重现,排除。
第二空,对应后文“根治顽疾”,B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符合文意,当选。D项“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无法对应“根治顽疾”,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病态的粉丝文化啥症状,病灶在哪儿?》
6.毋庸讳言,让快递包装“绿”起来,摆在眼前的挑战颇为艰巨。比如,商家之所以对商品“五花大绑”,是因为担心快递企业暴力分拣导致商品受损。如果快递行业不能规范有序,商家很难对过度包装说不。又如,使用可循环包装箱,会增加打包员的时间,影响配送效率,在计件薪酬模式下,工作人员缺乏“绿色”动力。再如,推行快递绿色化,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不少快递企业难以自愿自觉推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快递产业亟需转变当前运营模式
B.治理快递包装涉及多方利益,任重道远
C.推行快递绿色化必须政府介入,否则难以实现
D.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升级”离不开商家的努力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先指出让快递包装“绿”起来任务十分艰巨,接下来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困难,包括快递行业不够规范有序,商家必须选择过度包装,工作人员缺乏“绿色”动力,快递企业因为高成本难以自觉推动。可以看出,让快递包装“绿”起来涉及很多主体,相关利益复杂,因此任务艰巨。B项符合文意,当选。
A项,“转变当前运营模式”对策片面,排除;
C项,文段没有指出要政府介入,无中生有,排除;
D项,“商家”仅为相关主体之一,并非文段核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推动消费节点“绿色升级” 让快递包装“绿”起来》
7.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其重点并不在于创作者本身的表达,而在于这种表达能否激发观众的体悟。人类在相关领域的探索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通过建模,我们有机会为许多人类艺术家保留他们创作巅峰时期的能力;通过对著名艺术家的学习,我们有机会让数百年前的艺术家“复活”,创作具有当代命题意义的新作;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融合不同艺术家的技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能力。唯一令科学家沮丧的是,尽管观众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人工智能创作者的“心情”,但这些创作者自己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乐趣。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A.人工智能可以具备人类艺术家的创作能力
B.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创作风格
C.人工智能可以激发受众的体悟、传递思想
D.人工智能可以因为自身的创作而感到兴奋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A项,对应原文“我们有机会为许多人类艺术家保留他们创作巅峰时期的能力”,这里的“保留”意为人工智能可以习得人类艺术家的创作能力,符合文意,排除;
B项,对应原文“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融合不同艺术家的技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能力”,符合文意,排除;
C项,对应原文“观众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人工智能创作者的‘心情’”,可知人工智能可以激发受众的体悟、传递思想,符合文意,排除;
D项,“感到兴奋”,与“创作者自己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乐趣”语义相悖,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工智能,新创作主体带来新艺术可能》
8.海平面指的是假设在某一时刻,没有潮汐、波浪等扰动因素时,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海平面被广泛用作城镇、山区和飞机高度的参考标准。然而,海洋本身并不都位于地面上的同一高度。海平面受重力和地球自转两种力量的影响,而最终参考点是地球的中心。由于地球在赤道附近自转的速度最快,所产生的力最大。所以赤道处的海平面向外膨胀,相比两极地区离地心更远。另外,地球密度的差异会影响重力的强度,也造成了海平面的高低不同。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海洋表面有3个较大的隆起区域,还有3个较大的凹陷区域,最大高度差竟有188米,这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海平面的形成及用途
B.神秘莫测的海平面
C.海平面与地球的相互作用
D.所有的海平面都一样高吗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先介绍了什么是海平面以及海平面的用途,引出话题——海平面。随后通过转折指出,“海洋本身并不都位于地面上的同一高度”。接下来详细阐述了是什么导致海洋本身都不在地面的同一高度。故文段为转折结构,意在指出相对最终参考点,也就是“地球的中心”来说,海平面并不在同一高度,对应D项。
A项,文段没有介绍海平面的形成,且“用途”对应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没有抓住重点“海平面的高度”,排除;C项,文段重点并非全面阐述海平面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而是通过地球的中心对海平面的影响解释海平面为什么不是一样高的,偏离主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所有的海平面都一样高吗》
9.网络文学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网络时代作家在数据库帮助下,能够更好地调用既有旧体诗词、典章制度、文史资料等资源。此外,网络文学题材和类型的丰富,也使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更为全面。当然,网络文学精品率不高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单就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而言,仍然有很大改进提升空间,这些也是网络文学在今后发展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网络文学作品应如何提高精品率
B.如何改进提升涉及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学作品
C.举例说明涉及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学作品需改进的问题
D.传统文化作品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先指出网络文学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具有很大优势,并举例说明。“当然”之后,指出网络文学精品率仍不高,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有很大改进提升空间。重点落在“涉及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学作品”上。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围绕“涉及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学作品”展开,B项和C项都符合要求,比较B、C两项,应该先详细阐述其需改进提升的问题,然后再论述如何改进,所以C项在B项前,排除B项;A项,尾句重点是网络文学中“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而非“网络文学作品”,排除;D项,尾句重点是网络文学中“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而非“传统文化作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10.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桥梁。
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业交流作为古代中外交流最重要的一环,肩负着演绎世界农业文明的重任。
③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起源中心之一,农作物是中国向域外国家输出的主要内容。
④中国科学院2016年出炉的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养蚕缫丝”“茶树栽培”赫然在列,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⑤而这些交流又都是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展开的。
⑥“农业四大发明”——稻、大豆、养蚕缫丝和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四大发明”。
对上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⑥④⑤③①
B.③②⑤①⑥④
C.④⑤①⑥②③
D.⑤③①⑥④②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首先判断首句,②指出农业交流肩负着演绎世界农业文明的重任,③指出农作物是中国向国外输出的主要内容,④通过数据指出“养蚕缫丝”“茶树栽培”地位十分重要,⑤以“而”开头,不能作为首句,排除D项。
分析⑤的前一句,“这些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展开的,②中包含“古代中外交流”,②⑤衔接紧密,进行捆绑,B项当选。④中无“交流”的内容,故不能作为⑤的前一句,排除A、C两项。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农业文明:丝绸之路上“行走”的种子》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中等腰梯形、矩形居多,考虑对称性,图1、图3为轴对称图形,且仅有一条对称轴,图2、图4为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交替出现,所以“?”处应为轴对称图形,且仅有一条对称轴,排除A、D两项;继续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全由直线构成,C项为曲直图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将题干展开图标上序号如下图,逐一分析选项。
A项:展开图中面a、f,面b、d是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因此该选项由面e、f、d或面a、b、e构成,假如由面e、f、d构成,在展开图中三者的公共点A与面f中的黑色三角的直角顶点是同一个点,而选项中二者不是同一个点,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假如由面a、b、e构成,展开图中三者的公共点B与面e中的黑色正方形的一个顶点是同一个点,而选项中二者不是同一个点,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B项:选项由面b、c、f构成,展开图中面c与面b、面c与面f的公共边均不会与黑色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重合,而选项中有一条公共边是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重合的,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C项:选项由面a、b、c构成,选项与展开图一致,当选;
D项:展开图中面a、f,面b、d是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因此选项由面c、d、f或面a、b、c构成,无论是哪种情况,面a、d中的直线和面c的边是平行的,选项中是垂直的,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普同现象是指虽然人们生活在不同历史年代或者不同国家,但是都有着一些基本的需要,比如饮食、衣着、居住、安全、人际交往等,因而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普同现象的是:
A.中、日、韩的学生几乎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因此课外辅导在三个国家都非常火爆
B.唐代都市生活费用昂贵,有“长安米贵”的说法,现在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人们同样生活艰难
C.清朝改变了历朝历代的开放政策,施行严厉的闭关锁国,严禁中国人私自出海,结果国力逐渐衰落
D.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战争或动乱时,创作的歌曲往往都激昂高亢,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和《马赛曲》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不同历史年代或者不同国家,但是都有着一些基本的需要”、“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学生都面临升学压力,符合“不同历史年代或者不同国家,但是都有着一些基本的需要”,三个国家课外辅导现象都非常火爆,符合“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符合定义,排除;
B项:无论是唐代还是现代,人们都想在大都市生活,符合“不同历史年代或者不同国家,但是都有着一些基本的需要”,无论是“长安米贵”还是“生活艰难”,都反映了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昂,符合“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符合定义,排除;
C项:清朝的闭关锁国,与历朝历代的开放政策相反,没有体现“不同历史年代或者不同国家,但是都有着一些基本的需要”,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任何国家在战争或者动乱时期创作的歌曲都激昂高亢,符合“不同历史年代或者不同国家,但是都有着一些基本的需要”,也符合“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4.世代隔阂是指由于不同世代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有的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关系,因此不同世代的人们很难相互了解和接近,新世代的青年很难从老一代的成人中找到进入社会的适当模式,同时,老一代成人也很难理解青年人的行为和想法。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世代隔阂的是:
A.老赵总是替30岁左右的单身同事着急,经常主动给他们介绍对象,但他们却觉得自己还年轻
B.小红加入某明星的粉丝圈后,与班里某些同学的关系变得格外紧张,因为他们是其他明星的粉丝
C.小华的姥爷是人民教师,从小就对小华进行比较严格的教育,让他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D.老周是退伍军人,多年的军旅生活让他养成了特定的性格,所以到地方工作后,经常感到不适应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不同世代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世代的人们很难相互了解和接近”。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老赵觉得30岁左右年龄不小了,该找对象了,但这些同事却不这样认为,符合“不同世代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符合“不同世代的人们很难相互了解和接近”,符合定义,当选;
B项:小红与班里其他同学关系紧张是因为大家追的明星不同而已,不涉及不同世代,明显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华从小就受到姥爷的熏陶,跟着姥爷学会了很多处事之道,不符合“不同世代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明显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老周不适合地方上的工作,不涉及不同世代,也没有提及价值观,明显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5.教室:授课
A.法院:审判
B.农田:庄稼
C.菜市场:吆喝
D.收音机:听广播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教室是授课的场所,二者是地点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法院是审判的场所,二者为地点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农田是庄稼所在的场所,但庄稼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菜市场是买卖菜品的场所,而非吆喝,且吆喝不是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收音机可以用来听广播,但收音机不是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构思:撰写:文章
A.顾家:恋家:家庭
B.收藏:品鉴:文物
C.生产:销售:白酒
D.诊断:治疗:患者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构思文章、撰写文章,均为动宾关系,且构思发生在撰写前,为时间先后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顾家和恋家均为动宾关系,但题干前两词是动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收藏文物、品鉴文物,均为动宾关系,但收藏与品鉴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先后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生产白酒、销售白酒均为动宾关系,且生产发生在销售之前,为时间先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诊断与患者搭配不当,应是诊断病情,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7.规范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其中有2236个规范字由繁体字简化而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显示,在内地几乎没有进行过繁体字教育,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人们阅读繁体字。据此,有人认为内地的各类学校没有必要开设繁体字的课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生活中有很多场景会让人们潜移默化地学到繁体字,比如港台影视剧的字幕
B.中国的古籍都是以繁体字记载的,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在大学必须经过系统的繁体字学习
C.繁体字简化字同根同源,有一大批简化字都保留了原繁体字的结构,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D.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就算不认识繁体字,对于生活和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内地的各类学校没有必要开设繁体字的课程。
论据:在内地几乎没有进行过繁体字教育,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人们阅读繁体字。
本题为加强题型,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无法搭桥,考虑补充论据,可以是解释原因,说明为什么不用开设课程,可以是举例。而且本题是选非题,找出来能加强的,排除掉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人们有很多场景会自动学到繁体字,可以解释学校为什么没有必要再开设相关课程,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B项:对于从事古籍研究的人来说,在大学必须系统地学习繁体字,也就是说需要学校教育,通过举反例削弱论点,是削弱项,不能支持,当选;
C项:指出繁体字和简化字是同根同源的,人们可以猜出繁体字的意思,可以解释学校为什么没有必要再开设相关课程,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D项:不认识繁体字,对于生活和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说明没有必要开设课程,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8.近期,猪肉的价格开始有所下降,一般来说,如果猪肉价格上涨,必然会带动鸡蛋价格的上涨。只要牛奶价格上涨,鸡蛋的价格就不会上涨。只有牛肉价格上涨,牛奶的价格才能上涨。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牛肉的价格不上涨,那么鸡蛋的价格也不会上涨
B.鸡蛋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导致牛肉价格的上涨
C.如果牛奶价格上涨,那么猪肉的价格就不会上涨
D.只要猪肉的价格上涨,牛奶的价格就会上涨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猪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上涨
②牛奶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上涨”
③牛奶价格上涨→牛肉价格上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可翻译为:—“牛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③,—“牛肉价格上涨”→—“牛奶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②,否前无法推出肯定性结论,无法推出,排除;
B项:选项可翻译为:“鸡蛋价格上涨”→“牛肉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②,鸡蛋价格上涨→—“牛奶价格上涨”,无法推出,排除;
C项:选项可翻译为:“牛奶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②,牛奶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①逆否可以推出—“猪肉价格上涨”,可以推出,当选;
D项:选项可翻译为:“猪肉价格上涨”→“牛奶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①,猪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上涨,根据条件②逆否可以推出—“牛奶价格上涨”,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截止到2018年,我国农村开通宽带的比例已经超过96%,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2.21亿,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也超过了80%,与之而来的是“土味视频”“土味情话”等内容在网络平台上爆火。由此看来,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正是土味文化大行其道的必要前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土味文化内容非常接地气,迎合了当前人们的视听喜好
B.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比如快递、外卖
C.在互联网普及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出现类似的文化现象
D.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土味文化就已经非常流行了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正是土味文化大行其道的必要前提。
论据:农村开通宽带的比例已经超过96%,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2.21亿,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也超过了80%,与之而来的是“土味视频”“土味情话”等内容在网络平台上爆火。
本题为削弱题型,优先考虑削弱论点,其次考虑拆桥或者削弱论据。论点说“互联网的普及正是土味文化大行其道的必要前提”,即“土味文化流行→互联网普及”,其矛盾命题为,“土味文化流行”且“互联网未普及”。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土味文化内容好,使得它能流行开来,与互联网是否有关不知道,无法削弱,排除;
B项:该项讨论的是其他产业,与题干讨论的土味文化流行无关,为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该项讨论的是其他国家的情况,与题干讨论的我国的情况无关,为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土味文化就已经很流行,说明互联网与土味文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论点的矛盾命题,直接削弱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0.现代科学是一套逻辑体系、一个判断标准。只有通过了这套判断,才能证明是科学的。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在现代科学体系的“双盲”“大样本”“可重复”的要求下证明穴位存在,穴位与疾病的关系也是空谈。因此,有人认为针灸对大部分的疾病治疗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最重要前提是:
A.无法保证所有针灸师都是有资格证书认证的官方针灸师或者正宗老中医
B.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疗法除了能缓解长期慢性下背部疼痛外,其他效果不理想
C.针灸所有的理论来源,都来自中医关于人类身体的“穴道”说
D.针灸起作用可能是由于神经作用机制,比如刺激神经导致分泌减轻痛苦的内啡肽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针灸对大部分的疾病治疗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论据: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在现代科学体系的“双盲”“大样本”“可重复”的要求下证明穴位存在,穴位与疾病的关系也是空谈。
本题为加强题型,设问为前提,优先考虑搭桥。论点说“针灸没有效果”论据说“穴位不存在”,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搭桥的话,需要从论据指向论点,且说明二者有关系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针灸有没有效果,该项说的是针灸师合不合格,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为无关选项,排除;
B项: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针灸对一些疾病有效果,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但是不是前提条件,排除;
C项:论点说针灸没有效果,论据说穴位不存在,该项说的是针灸理论来自穴道,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是搭桥项,当选;
D项:指出针灸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削弱,不能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