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下列“一带一路”项目与其合作国家对应有误的是( )。
A.雅万高铁项目——印度尼西亚
B.卡拉奇核电项目——巴基斯坦
C.中老铁路项目——老挝
D.中马友谊大桥项目——马来西亚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雅万高铁项目是一条连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速铁路,合作国家为印度尼西亚。2023年10月2日,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商业化运营。
B项正确,卡拉奇核电项目位于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合作国家为巴基斯坦。2021年5月20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2023年2月2日,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落成。
C项正确,中老铁路项目是中国和老挝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于2021年正式通车。
D项错误,中马友谊大桥是马尔代夫首座现代化桥梁,是世界首座在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上建造的跨海大桥,与马来西亚无关。2018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正式开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哲理是:( )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
A项错误,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题干未体现这一哲学原理。
B项错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即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题干未体现这一哲学原理。
C项正确,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统一的整体。题干中“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及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题干未体现这一哲学原理。
故正确答案为C。
3.五千年文明看河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人类从这里发源、古文明从这里萌芽,古中国由这里崛起。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而灿烂的文化,河南以其蔚为壮观的文化场景、______的文化底蕴、寓意深刻的文化宝藏著称于世,影响深远。
A.群英荟萃
B.钟灵毓秀
C.山清水秀
D.藏龙卧虎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围绕河南的文化积淀展开描述,横线处成语修饰文化底蕴,而底蕴往往用深厚形容,故横线处应体现出深厚之意。B项“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凝聚天地间的灵气可体现出深厚之意,符合文意,当选。A项“群英荟萃”比喻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用于表示人才辈出,不能形容“文化底蕴”,排除;C项“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与“文化底蕴”搭配不当,排除;D项“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深藏不露的人才,与“文化底蕴”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在进化心理学理论中,人类的情绪可以指引和______我们的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处于______的环境中,就会产生防卫反应,比如,当有野兽进入自己的领域时,便开始不安和愤怒,并试图用凶狠的表情和咆哮吓走侵入者。
A.调控 危险
B.改善 不利
C.影响 动荡
D.支配 陌生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填入横线词语与“指引”意思相同,强调人类的情绪可以控制影响行为。A项“调控”指调节控制,符合文意,保留;C项“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改变,符合文意,保留;D项“支配”指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符合文意,保留。B项“改善”指把事情或动作往好的方向调整或修正,文段并未体现往好的方面调整,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后文“比如,当有野兽进入自己的领域时······”可知,横线处词语应体现原始人处于“危险”的环境,A项“危险”符合文意,当选。C项“动荡”比喻情况或局势不安定,D项“陌生”指不熟悉的,均不能体现野兽进入自己领域时的危险情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脱贫攻坚精神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有力武器。贫穷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顽疾,但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______;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努力摆脱贫穷。脱贫攻坚伟大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在脱贫攻坚这场与贫穷作斗争的硬仗中,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拓创新,使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精神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场规模浩大的伟大斗争实现了______、载入史册的胜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命运 叹为观止
B.归宿 登峰造极
C.使命 绝无仅有
D.宿命 史无前例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搭配“不可改变”,且形容“贫穷”,根据“贫穷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顽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努力摆脱贫穷”可知,横线处要表达出贫穷是可以摆脱的事情,A项“命运”比喻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及结局,D项“宿命”指生来注定的命运,均与“不可改变”搭配恰当,且符合文意,保留。B项“归宿”指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段中的贫穷属于目前存在的事情,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使命”指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责任,贫穷并非是命令或责任,与文意不符,且“使命”多用于偏积极的语境,而“贫穷”偏消极,排除。
第二空,根据“使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精神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载入史册的胜利”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这场斗争的宏大和前所未有,D项“史无前例”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例,符合文意,当选。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情好到了极点,常见用法为“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叹为观止”,置于此处用法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国潮正当时,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这自然是让人欣喜的。但任何潮流,难免有______者,也不无泥沙俱下时。有一些创作者对国潮的理解出现偏差,剔除文化背后的历史语境与深刻内涵,将文化简化为民族符号的堆砌、传统元素的拼贴,浮于表面、______,缺乏真正的文化内涵。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不副实 走马观花
B.乘虚而入 囫囵吞枣
C.急功近利 不求甚解
D.浑水摸鱼 浅尝辄止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引导并列关系,且结合“剔除文化背后的历史语境与深刻内涵,将文化简化为民族符号的堆砌、传统元素的拼贴”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国潮对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停留于表面之意,C项“不求甚解”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D项“浅尝辄止”指稍稍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走马观花”指粗略地观察事物,侧重观察得不仔细,B项“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侧重笼统,均不符文意,排除。
第一空,根据“也不无泥沙俱下时”可知,横线处表达存在一些不好的潮流,D项“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符合文意,当选。C项“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侧重着急,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干净是担当的前提,担当是干净的追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秉公无私、廉洁从政,紧绷党纪国法、道德伦理底线之弦,不带私利、清清白白、干净为官。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遇到事情就躲、遇到责任就推,遇到利益就争、遇到好处就上,明哲保身、投机钻营,这些都是缺乏担当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能把反腐败当成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这一要求给那些所谓不贪不占、不干不为的领导干部当头一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要正确处理好干净和担当的关系
B.部分党员干部流于形式主义
C.部分党员干部不作为
D.党员干部应该秉公无私、廉洁从政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指出干净和担当的关系。后文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党员干部······干净为官”说明党员领导干部要干净为官,“当前······当头一棒”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故文段强调的是担当与干净,A项符合文意,当选。
B项“流于形式主义”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即使其想表达部分党员不务实,也表述片面,排除。
C项“不作为”表述片面,针对没有担当的部分,排除。
D项“秉公无私、廉洁从政”表述片面,针对“干净为官”的部分,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 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 ,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提出观点“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即中国古典艺术与花草植物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接着引用林徽因的观点和《诗经》举例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与花草植物的紧密关系,故文段重点强调中国古典艺术与花草植物的紧密关系,对应B项。
A项,未包含文段核心话题“花草植物”,且文段为“或许”,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项,“先秦民歌”为举例论证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诗经》为举例论证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从顶层设计上看,我国工匠精神培育建设需立足于搭建协同保障平台、开展不同主体间的多元对话、建构产教研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强化职业院校精神培育功能。从协同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亟须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属性,强化市场管理制度,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员薪酬体系,构建职业院校、实训中心、企业三站式互动机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策略
B.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
C.必须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管理
D.搭建协同平台是工匠精神培育重心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从顶层设计上看”论述了我国工匠精神培育建设的做法,之后“从协同发展的视角看”论述了我国工匠精神培育主体亟需做什么,故文段为并列结构,从两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工匠精神培育当前应该如何做,对应A项,当选。
B项“顶层设计”和D项“搭建协同平台”,均仅为文段“从顶层设计上看”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C项,“强化管理”为“从协同发展的视角看”的做法,仅为对策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今天的青年,有着同先辈们一样的“处处为国家着想”的赤子之心,一样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凛然担当。他们享受生活,但同时也勇于担当职责;他们关注个人权益,但同时也懂得尊重集体和他人福祉;他们主张自主选择,但也并不缺乏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一样是雷锋精神的坚定拥趸和积极行动者。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
A.今天的青年同样具有雷锋精神
B.新时代雷锋精神具有新的阐释
C.雷锋精神在本质上未发生改变
D.雷锋精神已经融入到生活之中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指出“今天的青年”与先辈们具有一样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接着通过三个并列句具体论述“今天的青年”身上如何体现雷锋精神的,故文段主题词是“今天的青年”,意在强调“今天的青年”与先辈们一样是雷锋精神的拥趸和行动者,对应A项。
B项,缺少主题词“今天的青年”,且“新的阐释”无中生有,排除;
C项,缺少主题词“今天的青年”,排除;
D项,缺少主题词“今天的青年”,且“融入到生活之中”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二:九宫格每行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九宫格优先看横行,每横行相邻比较发现,相邻的两幅图都有一部分区域黑白球的位置摆放相同,如下图所示,以此类推,?处应选择一个和第三行图2拥有一部分区域黑白球的位置摆放相同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
1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元素组成相似,且相同元素重复出现,优先考虑样式规律中的遍历。九宫格优先看横行,观察发现,第一行图形中,圆形内部的空白、斜线和“十”字各出现一次,圆形外部的小圆、三角形和矩形各出现一次;经验证,第二行符合此规律;第三行应用此规律,故?处图形圆形内部应为“十”字,圆形外部应为三角形,但据此无法排除选项。继续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圆形外部小元素的位置不同,第一行图形中,圆形外部小元素依次顺时针移动
个圆;经验证,第二行符合此规律;第三行应用此规律,故?处图形圆形外部的三角形应位于圆形的左侧,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13.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内部绝缘、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的材料,在拓扑绝缘体的内部,电子能带结构和常规的绝缘体相似,但在其表面或边界上存在特殊的量子态,这些量子态位于块体能带结构的带隙之中,从而能够导电。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是拓扑绝缘体?
A量子点接触是一种纳米尺度的电子器件,其整体的导电性质可以通过调整器件的尺寸和形状来调控
B氮化镓中由半导体异质结中的特殊电子结构形成的二维电子气,虽然其并不是一种材料,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
C纯石墨烯本身不导电,但是经过一些工艺加工后,会表现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表面电荷移动形成导电能力的一种量子效应
D镧钡铜氧体系的超导陶瓷,是一类在临界温度时电阻为零的陶瓷材料,它还表现出完全抗磁性的行为,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消耗
正确答案是: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内部绝缘、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的材料”。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量子点接触可以通过调整器件的尺寸和形状来调控整体的导电性,未提及其内部和外部的导电情况,不符合“内部绝缘、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的材料”,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氮化镓中的二维电子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不符合“内部绝缘、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的材料”,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纯石墨烯本身不导电,符合“内部绝缘”,经过一些工艺加工后可以允许表面电荷移动形成导电能力,符合“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符合定义,当选;
D项:镧钡铜氧体系的超导陶瓷是一类在临界温度时电阻为零的陶瓷材料,没有提及其导电性,不符合“内部绝缘、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的材料”,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新节俭主义是指一种用尽量少的钱,获取尽量多享受、满足尽量多需求的方式。它区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强调量入为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举行一种返璞归真、更成熟、更健康的理念消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新节俭主义的是:
A方女士很少买新衣服,上星期参加同学聚会时,她把以前的经典款翻出来重新搭配一下,别有一番味道
B王先生平时开小汽车上班,周末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兴趣班,避免堵车和找不到停车位
C李女士习惯把需购的东西列一个清单,趁打折时一次性购买,一年下来,用省下的钱给妈妈买了一台按摩椅
D老赵家中虽还存有不少食用油,但看到一家超市开业促销,仍购买了两桶特价食用油,并排队3小时领取了10个鸡蛋
正确答案是: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用尽量少的钱”、“获取尽量多享受、满足尽量多需求”、“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方女士为了参加同学聚会,把以前的衣服拿出来重新搭配,不涉及消费,不符合“用尽量少的钱”、“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王先生平时开小汽车上班,周末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上兴趣班,目的是避免堵车和找不到停车位,说明不是对消费的理性规划,不符合“用尽量少的钱”、“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李女士习惯将需要购置的物品列成清单,会在打折时一次性购买,说明用更少的钱买了更多的物品,对消费有理性的规划,符合“用尽量少的钱”、“获取尽量多享受、满足尽量多需求”、“把钱用在刀刃上”,一年省下的钱用来购买了一台按摩椅,符合“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符合定义,当选;
D项:老赵家虽然有不少食用油,但看到超市开业促销,仍然购买了特价食用油,说明仅是在贪便宜购买某种特价商品,不符合“获取尽量多享受、满足尽量多需求”,排队3个小时领取了10个鸡蛋,说明对消费没有理性的规划,也不属于享受生活,不符合“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缩喻是比喻的一种,是指喻词不出现,本体与喻体以修饰或并列的形式出现的一种修辞方式。从语法结构来看,缩喻主要有两种形式:(1)偏正式:喻体修饰本体;(2)并列式:喻体与本体形成并列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偏正式缩喻的是:
A黄金季节
B人高马大
C祖国母亲
D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正确答案是: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缩喻:“喻词不出现,本体与喻体以修饰或并列的形式出现”;
偏正式缩喻:“喻体修饰本体”;
并列式缩喻:“喻体与本体形成并列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黄金季节”比喻像黄金一样宝贵的时间段,其中“黄金”是喻体,“季节”是本体,“黄金”修饰“季节”,符合“喻体修饰本体”,符合偏正式缩喻定义,当选;
B项:“人高马大”比喻人生得高大壮实身材魁梧,其中“人高”指的是个子高挑,“马大”则用马的高大雄壮来比喻人身材的高挑魁梧,“人高”是本体,“马大”是喻体,但“马大”不修饰“人高”,不符合“喻体修饰本体”,不符合偏正式缩喻定义,排除;
C项:“祖国母亲”中,“祖国”是本体,“母亲”是喻体,但“母亲”不修饰“祖国”,不符合“喻体修饰本体”,不符合偏正式缩喻定义,排除;
D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是本体,“小小的船”是喻体,但“小小的船”不修饰“弯弯的月儿”,不符合“喻体修饰本体”,不符合偏正式缩喻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公文:公告:通告
A湿地:水松:水杉
B信息:图像:文字
C卷纸:卫生纸:餐巾纸
D运动器材:动感单车:引体向上
正确答案是: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公告和通告都是公文的一种类型。公告和通告是并列关系,二者分别和公文构成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湿地是一种生态系统,水松和水杉是湿地中的两种植物。水松和水杉是并列关系,二者分别和湿地是地点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图像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图像和文字是并列关系,二者分别和信息构成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卷纸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卫生、清洁等目的的长条形、可卷曲的纸张;卫生纸和餐巾纸是不同用途的两种生活用纸。卫生纸和餐巾纸是并列关系,二者分别和卷纸构成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动感单车是一种运动器材,但引体向上是一种动作,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明月:松间:照
A青霭:入看:无
B野旷:天低:树
C绿树:村边:合
D春风:花草:香
正确答案是: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明月松间照”的意思是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明月”“照”“松间”构成主谓宾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青霭入看无”的意思是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无”不是动词,“青霭”“无”“入看”不构成主谓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野旷天低树”的意思是原野广阔无边看上去比树还低,“树”不是动词,“野旷”“树”“天低”不构成主谓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绿树村边合”的意思是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绿树”“合”“村边”构成主谓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是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香”不是动词,“春风”“香”“花草”不构成主谓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8.地壳运动:峡谷:高原
A温度骤降:冰雹:大气环境
B原油泄漏:爆炸:事故调查
C风力侵蚀:戈壁:沙漠
D暖湿气流:降水:干旱
正确答案是: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峡谷和高原为并列关系,均可能由地壳运动导致,后两词均与第一词为因果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冰雹和大气环境不是并列关系,且温度骤降是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一种情况,二者不是因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爆炸和事故调查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戈壁和沙漠为并列关系,均可能由风力侵蚀导致,后两词均与第一词为因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降水和干旱不是并列关系,且暖湿气流不可能导致干旱,二者不是因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近日,研究人员招募了36名健康人员,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发酵或高纤维饮食方案小组中,使其维持该方案10周,并在实验开展前3周、采取分组饮食后10周,以及结束实验饮食方案4周后,采集参与者血液和粪便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发酵蔬菜会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认为,发酵蔬菜可改变人体免疫状态,这有望为健康成年人减少炎症提供途径。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食用高纤维饮食的被试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稳定
B肠道微生物群不仅与肠道免疫关系密切,而且影响全身免疫系统
C食用发酵蔬菜的被试血液样本中炎症蛋白的水平有所下降
D发酵食品饮食组在实验过程中要大幅减少高纤维饮食的摄入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发酵蔬菜可改变人体免疫状态,这有望为健康成年人减少炎症提供途径。
论据:发酵蔬菜会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本题论点讨论的是“发酵蔬菜”和“人体免疫状态”、“减少炎症”的关系,论据讨论的是“发酵蔬菜”和“肠道微生物”的关系,话题不一致,且问法为“前提”,加强优先考虑搭桥,即可以建立“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建立“肠道微生物”和“减少炎症”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指出食用高纤维饮食的被试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稳定,选项说的食用高纤维饮食的被试体内肠道微生物的情况,但论点说的是发酵蔬菜与人体免疫状态、减少炎症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选项指出肠道微生物群能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建立了“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C项:选项指出食用发酵蔬菜能降低炎症蛋白的水平,说明发酵蔬菜可以减少炎症,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但加强力度比搭桥弱,排除;
D项:选项指出发酵食品饮食组在实验中要减少高纤维饮食的摄入,但减少高纤维饮食的摄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与发酵蔬菜能否改变人体免疫状态、减少炎症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