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国考必背:“逢五逢十”周年纪念事件
2025-10-31 16:06:38
以下是为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精心整理的“逢五逢十”周年纪念事件清单,涵盖政治、历史、科技、外交、社会等重点领域,是申论、常识判断、时政热点备考的重中之重,建议考生重点记忆并理解其现实意义。
1. 新中国成立77周年(1949–2026)
性质:重大政治纪念
意义:回顾77年来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的辉煌成就;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理解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
备考提示:可能出现在申论大题中,如“谈谈新中国成立77年来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2. 改革开放48周年(1978–2026)
关键节点:虽非整十,但48周年临近“50周年”(2028),2026年可能开启预热宣传。
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可结合“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政策关键词展开论述。
备考提示:关注“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类话题。
3. 中国共产党成立105周年(1921–2026)
性质:党内重大纪念
意义:强调“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结合“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等新时代党建主题。
备考提示:常见于政治常识题或申论中“党的建设”类题目。
4.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2026)
性质:国家发展战略节点
意义:“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将全面评估;涉及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共同富裕、国家安全等重点任务;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
备考提示:高频考点!可能结合“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出题。
5. 香港回归29周年(1997–2026)
临近30周年(2027),2026年可能开始预热纪念活动。
意义:“一国两制”实践成果总结;强调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备考提示:关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国家安全教育等话题。
6. 澳门回归27周年(1999–2026)
同样临近30周年(2029),2026年可能加强宣传。
意义:体现“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5周年(2001–2026)
性质:重大外交与经济事件
意义: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转变;当前面临贸易摩擦、全球化逆流,需强调“开放共赢”。
备考提示:可能出现在申论“对外开放”“国际竞争与合作”类题目中。
8.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23周年(2003–2026)
临近25周年(2028),2026年可能回顾载人航天发展史。
意义: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备考提示: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案例。
9. 北京奥运会举办18周年(2008–2026)
临近20周年(2028),可能回顾“双奥之城”成就。
意义:展示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形象;体育强国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备考提示:结合“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等话题。
1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3周年(2013–2026)
虽非整十,但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关键期;
意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外交重点;2026年可能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继2017、2019后)。
备考提示:外交政策、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的高频考点。
1. 分类记忆:按“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社会”分类整理,建立知识框架。
2. 结合政策:将周年事件与当前政策(如“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挂钩。
3. 申论应用:
开头引用:“2026年是新中国成立77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结尾升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以史为鉴,勇毅前行……”
4. 常识判断:注意年份与事件的准确对应,避免混淆。
“逢五逢十”是命题热点,既要记住“是什么”,更要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办”。
上一篇: 每日热点常识+时政自测 10.31
下一篇: 每日热点常识+时政自测 11.03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官方微博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