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
C.微波炉产生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
D.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微波炉靠微波使食物内部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从而使食物内外受热均匀,不会出现外生内焦的现象。因此A项当选。
2.如今老年人退休后生活较为安逸,为了保持健康,不少人坚持常年锻炼身体。根据生物学规律,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最合适的时间是( )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子夜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清晨是肝脏中含糖量最低时期,老年人若在这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的能源将主要靠脂肪分解供给。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最佳时间是下午4点以后至接近黄昏的时间。此时,绝大多数人体力、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准确性以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而且,人体内的糖分也增至最高峰,进行各种健身运动时,不会产生能源代谢紊乱和器官机能运转超负荷的现象。因此C项当选。
3.对于低头一族来说,一个标记明显的弱势人士来了,有的想注意到没有注意到,有的不想注意也乐得没有注意,这两种状态共同构成了人们“看见”需求的挡板。因为没有看见,“公德的旋律”就无法响起,公德心就无法________。技术进步带给每个人更丰富的世界,但将人们有意无意地________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公共空间,低头一族们因此很容易失去本该存在的“公德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施展 封锁 B.彰显 约束
C.运行 限制 D.保证 局限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运行”多与“程序”“机制”“列车”等搭配,与“公德心”搭配不当,排除C。此处句意为因为没有看见,所以公德心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保证”填入不当,排除D。第二空,此处说的是低头一族沉迷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对身边的世界视而不见。“封锁”含有封闭、断绝与外界联系的意思,符合句意。因此A项当选。
4.文学风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形成也不可能________,必须通过作家不断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虽然并非所有作家最终都能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但每个作家都应有对风格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挥而就 探索 B.一蹴而就 追求
C.一气呵成 选择 D.一劳永逸 洞察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句意为文学风格的形成需要通过作家不断的实践,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一蹴而就”最符合句意,因此B项当选。
5.因为没有边界意识,才会诞生全知全能的“先知”,让所有人________;因为没有边界意识,生活中才会充满斗争与冲撞,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因为没有边界意识,权力才会________,法律才会退至一隅。在一个边界意识模糊的国度,出现任何畸形的权力和社会现象,都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景仰 畏首畏尾 习以为常
B.膜拜 肆无忌惮 不足为怪
C.信服 大行其道 理所当然
D.崇拜 无拘无束 司空见惯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先看第二空,分析可知,此处句意是因为没有边界意识,权力才会随心所欲,A项“畏首畏尾”明显与句意不符,排除;C项“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此处用来指“权力”不恰当,排除。再看第三空,“不足为怪”指不值得认为奇怪。“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结合“出现任何……都”,选“不足为怪”更恰当。验证第一空,让所有人膜拜,合适。因此B项当选。
6.我国各地的雾霾,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各种来源污染排放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过程的产物,这里既有一次排放,还有二次化学转化和物理过程。从南到北情况十分复杂,当下的普遍情况既不同于当年伦敦的情况,也不同于洛杉矶的情况,曾有学者讲北京的情况属于“伦敦型”和“洛杉矶型”的复合型,实际上事情绝非是绝非是一个“复合型”可以概括。还让人担心的是:眼下从上到下、各省各地,从官员到普通老百姓都认为燃煤是问题的根子,似乎解决了城市燃气化以后,问题就可以大大解决了,其实我们的一次排放物或者说二次过程的出发物质决不只是一个二氧化硫,或者说再加上一个氮氧化合物那么简单。
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 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
B. 雾霾形成的主要特点
C. 雾霾类型具有多样性
D. 雾霾危害具有普遍性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中心理解题。归纳概括全文都在说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
7.国家与社会现实需求导向的科技发展方针,虽然有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原因,但其局限性现在看来是昭然若揭的。急功近利地对待科技事业,为特定的经济或政治目标而发展科学,最终都不可能使科学得到正常的、可持续的发展。功利主义科学观还严重低估了科学本身的价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导致科学精神在中国长期不振。坦率地说,中国科技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贡献并不符合国人的期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功利主义的科学观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B.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危害
C.中国科技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贡献不高
D.中国科学精神萎靡不振的原因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功利主义的科技发展方针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下文对其危害进行具体说明。A、D两项分别属于局限性的一个方面,C项未提到“功利主义科学观”这一论述主题。因此B项当选。
8.基于卫星等航天器的空间量子通信,__________。第一个原因是在同样距离下,光子在光纤中的损耗量远高于自由空间的损耗。因为光子在自由空间的损耗主要来自于光斑的发散,大气对光子的吸收和散射远小于光纤。第二个原因是受到地面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无法铺设量子通信的专用光纤。想建设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必须依赖多颗量子通信卫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创了人类量子通信卫星的先河
B.有着地面光纤量予通信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
C.需要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来构建
D.为未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建立了技术基础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由“第一个原因是”“第二个原因是”可知,横线处句子为文段的总起句,后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释说明。“第一个原因”后说的是,空间量子通信与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相比,光子损耗更小;“第二个原因”后说的是,地面光纤量子通信受到地面条件的限制,而空间量子通信则可以建设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空间量子通信相对于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的优势,B项填入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因此B项当选。
9.①我们要感恩大自然造就我们的生命,给我们来到世界的机会,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丰富的生活所需资源。
②宋代张载指出:“乾曰父,坤曰母”。就是说,天就是我们的父亲,地就是我们的母亲。
③我们要树立人与天地万物同属一个生命世界、生死与共的天人观,树立感恩自然、孝敬自然、爱护自然的大自然观、大环境观和大生态观。
④大自然是我们生命所来与所归的地方,人人来自自然,在自然界中生息,最后又回归自然。
⑤阳光、空气和水,人们须臾不可离,没有大自然,人就无法生活,无法生存,人与自然生死攸关。
⑥没有自然界,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④②⑤①③ B. ③①⑤④②⑤
C. ②④③①⑥⑤ D. ④②⑥①⑤③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从选项入手观察首句,②是援引观点③是对策④下定义⑥是反面论证,援引观点和下定义更适合做首句,可优先验证C、D,观察区别,尾句中C项以反面论证结尾,D项以对策结尾,从行文脉络的结构上看,优先验证D项。其中④②⑥①谈论主体为大自然,①提到了生活资源,⑤话题一致,因此答案为D。
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行图形都可l笔画出,第二行图形都可2笔画出,第三行图形都可3笔画出。因此A项当选。
1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⑥,②③④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①⑤⑥的部分数为2;②③④的部分数为1。因此B当选。
12.数字黑暗时代是指历史上保存的数字文档在未来可能难以读取,甚至无法读取的情况。原因是现存的数字文档和多媒体所采用的数据格式由于过于陈旧而被弃用,或者无法识别。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能属于数字黑暗时代的情形是( )
A.一些在台式电脑上可以观看的视频格式在手机上并不兼容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份由机器生成的简短的潜艇战术信息,在60多年后的破解过程却动用了一个分布式计算项目
C.成书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因为用汉字音写蒙古语,长期以来被视为天书无从破译
D.由于硬盘故障,某公司的技术文档不能读取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数字黑暗时代的定义要点是:①读取对象为数字文档;②因为数据格式过于陈旧或被弃用。A项,可以在台式电脑上观看的视频的数据格式并不陈旧也非被弃用,不符合②。B项,潜艇战术信息由机器生成说明是数据文档,60多年后动用分布式计算破解说明因为先前加密方式丢失而难以读取,符合定义,当选。C项,《蒙古秘史》不是数字文档,不符合①。D项,硬盘故障不符合②。
13.逐底竞争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了寻找最高回报率,竞争参与者以牺牲道德、触犯法则的代价,换取更大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逐底竞争的是( )
A.一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为吸引外资,竞相让工人超负荷工作以降低人力成本
B.为进入常青藤盟校,一些申请者不惜对申请材料造假,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声誉
C.在美欧宽松货币政策之下,为使出口产品具有竞争力,各国央行几乎都不得不让本币贬值
D.为使积压产品获得最大利益,某厂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处理库存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逐底竞争的定义要点是:①竞争激烈;②为获取更大利益;③牺牲道德、触犯法则。A项让工人超负荷工作、B项对申请材料造假均符合定义;C项本币贬值相当于剥夺本国民众财富,是一种有失道德的行为,符合定义。D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处理库存不构成倾销,未触犯法律,不属于逐底竞争。因此D项当选。
14.共时性指“有意义的巧合”,用于解释因果律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些表面上无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有着非因果性、有意义的联系,这些联系常取决于人的主观经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事件不具有共时性的是( )
A.说曹操曹操就到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C.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D.屋漏偏逢连夜雨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共时性的定义要点有:①事件无因果联系;②取决于人的主观经验。说曹操与曹操到本身无因果联系,但曹操到被认为是说曹操的结果,A项符合定义。B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了梦境与现实世界的因果联系,不符合①。C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指自然界的种种不能解释的现象背后都有规律,也即许多非因果的现象也被主观认为具有联系,符合定义。D项,屋漏偏逢连夜雨引申为祸不单行,人们根据主观经验认为这两种事情赶在一起是倒霉事成双这个规律的表现,符合定义。因此B项当选。
15.进士:状元
A. 河水:海水 B. 银河:天文
C. 学位:博士 D. 宪法:民法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状元是进士中的一种,博士一种学位。都是种属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C
16.农家乐:农家:乐
A. 一日游:一日:游
B. 广场舞:广场:舞
C. 袋鼠跳:袋鼠:跳
D. 颅内伤:颅内:伤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中农家乐是由农家和乐两词组成,农家是地点名词。而A项的一日、C项的袋鼠、D项的颅内都不属于地点,所以选择B项,广场是地点名词。
17.番茄 之于 ( )相当于( ) 之于 蹴鞠
A. 美洲:中国
B. 白菜:篮球
C. 植物:人类
D. 炒饭:健身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填空型类比推理,将选项代入排除即可。番茄和白菜都属于蔬菜,篮球和蹴鞠都属于球类运动,所以本题选B。
18.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智能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代表。已经成为了德国“工业4.0”的先到阵地。长期处于2.0工业思维的中国汽车制造业要在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变革和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才必不可少,而高薪和福利成为吸引人才的致胜法宝。
由此可以推出:( )
A. 如果能够吸引到资深人才,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改革就能成功
B. 高薪和福利是很多中国职场人士选择职业是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C. 德国汽车制造业在世界汽车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D. 不进行技术变革,中国汽车制造业就不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可以翻译为占有一席之地→进行技术创新∧变革∧拥有人才。D项不进行技术创新,属于:否后必否前,所以不能占有一席之地。D项可以推出。其余选项都没有明显的关系,直接排除。
19.一项研究显示,先让受试者参加消除某项偏见的学习,并给受试者播放与消除该偏见学习相关联的声音。之后,让受试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同时重复播放那些相关联的声音,已重新激活消除该偏见的学习。结果发现,该偏见比睡眠前大大减少,且睡眠质量越高,偏见减少得越多。研究人员由此推测,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 普通民众难以得到消除偏见学习的睡眠干预
B. 睡眠充足、睡眠质量高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C. 有身高歧视、相貌歧视的人经过睡眠干预后,歧视程度明显降低
D. 在接受睡眠干预的受试者中,有一部分并不存在明显的偏见或歧视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的论点是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A项无关。B项中“更不易产生偏见与歧视”说明可能就没有产生偏见与歧视,更不存在偏见减少的问题,所以无关排除。C项具体举例子说明睡眠干预之后使得歧视减低,支持结论。D项从反面说明,削弱论据,排除。所以选择C。
20.如果想大气排放的CO2累积超过32000亿吨,那么到本世纪末,将升温控制在20C以内的门槛就守不住了。有科学家认为,为了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0C以内的目标,仅仅限制CO2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大气CO2的回收行动,使大气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若要使上述科学家的想法成立,最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全球范围内普及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
B. 各国政府推出有效政策来控制CO2排放量
C. 科学界整合资源来支持发展地球工程技术
D. 各地都建立能有效回收和储存CO2的机制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论证类的题目,论点为:有科学家认为,为了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的目标,仅仅限制CO2排放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大气CO2回收行动,使大气污染程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论据为:CO2如果排放过多,升温就不能控制在2℃以内。需要补充论点成立的前提条件,A 项普及科学知识,与论点无关,排除;B项控制CO2排放,是题干中给到的,选外不选内,不是前提,C选项整合资源发展,也是和论点无关。D项,各地能建立有效的回收和储存机制,只有能建立才能利用CO2的回收控制大气污染,是论点成立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