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石灰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可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加入石灰后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水的硬度。A项正确。可以用肥皂水鉴别水的软硬度。出现沉淀的是硬水。依然澄清的是软水。因为肥皂加进去后,肥皂水中的氢氧根离子与钙镁离子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氧化钙胶体。B项正确。当温度升高时,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变成氢氧化钙沉淀,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水垢,从而使硬水变软。C项正确。长期饮用硬水会在人体中形成结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D项当选。
2.结合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下列做法不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将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集中堆放焚烧
B.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氧化钯催化剂的排气管后排放
C.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
D.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代替普通汽油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由聚苯乙烯氯氟碳化合物制造,价钱便宜但不耐用,所以称为用完一次性物料,而且在自然环境难分解,焚烧处理又会放出有毒气体。因此,集中堆放焚烧会再次释放有毒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项错误。将汽车尾气通过装有催化剂的排气管后排放可减少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故B项正确。燃烧前去除原煤中的部分硫分和灰分可以减少硫化物和烟尘的排放,故C项正确。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是清洁无污染能源,相比使用汽油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项正确。因此A项当选。
3.英国车,汽车工艺的代表,处处______出高贵、优雅、灵动、恒久的艺术气质。而这一切,源自于英国人一直______的传统造车技艺——始终以手工进行装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彰显 迷恋
B.展示 擅长
C.流露 秉承
D.体现 坚守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与“气质”一词搭配,选项中的四个动词均可。第二空考查词语含义。文中“一直”一词体现出英国人对于手工装嵌技术的使用时间之久,并搭配“技艺”,A项“迷恋”一词明显与文意不符,故排除。B项“擅长”文段并不是侧重于强调长短处,排除。“秉承”用于接过前人好的东西,继续发扬光大,而“坚守”是指坚定地遵守或保持。此处与“传统造车技艺”搭配,“秉承技艺”搭配更为恰当。因此C项当选。
4.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一边是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轻松,一边是慢读、细读的沉重,经典自然免不了有点______的味道。就阅读是一种学习、一种对自我的提升而言,浅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长久沉浸在浅阅读的习惯之中,也只会让人离那些最好的书籍愈来愈远。然而,只是______对经典的珍重,却不如对于经典真实的理解更为重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阳春白雪提倡
B.曲高和寡呼唤
C.孤芳自赏强调
D.凄风苦雨苛求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因为对象是经典,排除具有消极色彩的“孤芳自赏”、“凄风苦雨”。再看A项和B项,“曲高和寡”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另外,“提倡”与珍重不搭,排除A项。因此B项当选。
5.高油价时代,如何节油成为车主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各种节能产品______,汽油清净剂、节油贴、节油丸、省油精等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应运而生 层出不穷
B.供不应求 五花八门
C.应接不暇 举不胜举
D.琳琅满目 屡见不鲜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语境信息提示,“于是”便产生了,“应运而生”具有产生的意思,指适应时机而产生。其他三空均无此意,排除B、C、D三项。第二空,表示不断出现,“层出不穷”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因此A项当选。
6.科学家最近成功破译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科学家的努力当然是可贵的,3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就开始了对白鳍豚的研究,其成果当然不止一张“全基因组图谱”。但其对于保护这些可怜的物种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恐怕还不敢 断言,而且我们更多的是从白鳍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点。如果科学家的研究不能成为保护这些生命的力量,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只能对着一个个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来谈论它的习性,用基因图谱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不是科学的善意,而是人类的罪恶。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得以成功地破译
B.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解开生命的密码
C.应该反思人类活动对物种犯下的罪恶
D.科学研究应对保护物种负起应有责任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提出了科学家研究物种存在的问题:对于保护这些可怜物种没有多大作用,且多停留在对其“利用”上。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对这些物种的保护不够。后面又进行了反面论证。因此,文段重点就是对这些物种的保护,本题答案为D选项。
7.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上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B.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序
C.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
D.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材料结构为分—分式,前两句话的背景铺垫提出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最后一句话提到“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共同涉及到的内容均是科技的发展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便利,同义替换答案为A项。
8.相对于影响范围较小、较方便找到污染源头的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往往是跨地域的工业污染、汽车排放乃至烹饪油烟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气因素共同造成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这就很难将某天的雾霾归因于具体的哪个、哪几个企业的污染,那么受大气污染损害的公民该向谁索赔?又如何抗辩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气污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诉一长串的可能的污染企业,那么结果就是众多污染企业摊薄了赔偿款,不能起到震慑污染企业的作用。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
A.介绍大气污染索赔的成功案例
B.如何规制企业的大气污染行为
C.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法律依据
D.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材料前面提到大气污染不同于其他污染的特点,以及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最后一句话提到公民起诉一长串的可能的污染企业不能震慑污染企业,那么下文有可能会提到公民诉讼索赔的成功案例。B项没有提到“大气污染索赔”,与文段主体话题不一致。C项相比之下衔接不够紧密,从原文可知现实困难并不在于法律依据,而在于具体实施过程。D项为文段已经给出的内容,不应该是下文介绍的重点。因此A项当选。
9.①员工一般通过深层扮演和表层扮演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情绪劳动
②情绪劳动是指员工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表达出组织所需情绪的行为
③此时员工的情绪体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对其服务对象的情绪表达
④从本质上来说,深层扮演是员工改变自己情绪体验的过程
⑤情绪劳动对组织而言有更多的积极效应,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消极影响更多
⑥表层扮演是员工通过掩饰、夸大或抑制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表达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①④⑥⑤
B.②①④⑥③⑤
C.⑤②③①④⑥
D.⑤①④⑥②③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属于排序题,从选项入手,观察四个选项的首句,可以判断是“2+2模式”,首先看⑤句和②句谁更适合作首句,很显然②句更适合,因为②句是一个概念性陈述,将情绪劳动的概念进行较为细致的解释。然后比较A和B,接着看②句后面跟③句还是①句,②句说到员工的行为,①句也是员工具体的行为,②句后面应该跟①句,所以, 正确答案是B选项。
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图形均可以一笔画成,只有C项符合。
1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④,③⑤⑥ B.②③④,①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①②④图形均只有一条对称轴,③⑤⑥图形的对称轴均多于一条,A项正确。
12.北漂,也称北漂一族,是特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专门从其他地方来到北京谋生,在北京已经有职业或者正在寻找职业,却没有北京户口,很少有固定住所,总是搬来搬去,给人飘忽不定感觉的人群。
下列属于北漂一族的是( )
A.甲,山西人,在北京某区一个中学工作,在单位附近租房,单位给办理了北京户口
B.乙,河南人,非北京高校的研究生,来北京旅游
C.丙,河北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某公司工作,年薪十万且提供住宿,未在北京落户
D.丁,英国人,因工作需要,来北京出差两天,无固定住所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北漂的定义要点是:(1)其他地方来北京;(2)没有北京户口;(3)已有职业或正在寻职。A项不符合(2),排除。B项不符合(3),排除。D项不符合(2)、(3),排除。C项符合北漂的定义要点。
13.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晕轮效应( )
A.老李今年60岁了,看到楼上的小王穿着另类,花钱大手大脚,认定小王一定是一个没出息不学无术的人
B.婷婷看上一条裙子,但是妈妈觉得太贵决定不买,婷婷没有因此而埋怨妈妈
C.王朝弹得一手好钢琴,同班的女学生们都觉得他举止不凡,优雅得像个绅士
D.小明喜欢一个漂亮的女歌星,认为她美丽温柔,知性贤淑,即使该女明星有负面新闻传出,他也不为所动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晕轮效应的最主要特点是因为某人有一些突出特点而让人们忽略其他的特点,造成人们认知上的不准确。B项中妈妈没有给婷婷买裙子却没有因此被婷婷埋怨,并没有体现出人际认知的障碍,因此不属于晕轮效应。
14.从众型思维枷锁是指在认知判断、解决问题时,附和多数,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无主见,无创新意识的一种不良思维定势。
以下表现不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的一项是( )
A.专家的意见值得信赖,以专家的意见为办事的依据
B.前面许多行人闯了红灯,自己也紧跟着冲了过去
C.大人往往把自己孩子“左撇子”习惯硬性扭转过来
D.小王参照某明星的标准,将征婚“有意者”的身高精确到两位小数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从众型思维枷锁是缺乏独立思考追随他人的思维方式。B、C、D三项均是这种表现。A项是依据专家的意见来办事,并不妨碍在办事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因此选A。
15.陕西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布达拉宫
A.兵马俑 河南 B.渭河 西藏
C.大雁塔 西藏 D.华山 北京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大雁塔是陕西的旅游景点,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旅游景点。
16.三顾茅庐∶刘备
A.负荆请罪∶蔺相如
B.请君入瓮∶周兴
C.雪中送炭∶宋太宗
D.程门立雪:程颐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属于常识类,主要考察历史知识。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是主体,三顾茅庐的客体是诸葛亮;A选项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客体是蔺相如,故排除;B选项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来俊臣,请君入瓮的对象也就是客体是周兴,故排除;C选项雪中送炭的主体是宋太宗,符合要求;D选项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客体也就是求学的对象是程颐,故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7.树根∶根雕∶工艺品
A.纸张∶风筝∶春天
B.粘土∶唐三彩∶古董
C.消费∶借贷∶信用
D.泥沙∶混凝土∶建筑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属于集合类,主要考察包容关系。树根是树雕的原材料,根雕是一种工艺品。粘土是唐三彩的原材料,唐三彩是一种古董。A选项风筝不是一种春天,故排除;C选项借贷不是一种信用,故排除;D选项混泥土不是一种 建筑,故排除。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8.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时候发生的,讲理和协商都离不开语言,然而,并非有语言的地方就自动会有说理,有语言的地方必须有自由才能有说理。
由此可以推出( )
A.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因为没有自由而发生的
B.并非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不可以协商和不可以讲理的时候发生的
C.如果没有自由,不能讲理,就可能发生战争和混乱
D.有语言和自由的地方就一定不会发生战争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战争和混乱→无协商无理,讲理协商→语言,说理→语言自由。A项,战争混乱→没有自由,题中“无协商无理”推不出任何事情,因此排除;B项说法和题目原话完全相反,因此排除。D项,语言自由→无战争,题中“语言自由”推不出任何事情,因此排除。C项,无自由→无理,无理推不出必然有战争,但可能有战争,当选。
19.科学家发现,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有更多机会与宠物相处,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几率反而很低。所以,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有力地支持上述结论( )
A.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开始吃奶、喝水后,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
B.人体皮肤上的细菌大多起保护作用,并为每个人制造出独特的体味
C.大部分细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
D.很多有害细菌平时与人体相安无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便开始侵害人体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论点为:彻底消灭细菌可能对健康有危害。C项“人体健康离不开正常菌群”意即“彻底消灭细菌人体就不健康”,支持了论点。A项“开始吃奶后就有细菌”意即“应该消灭细菌”,削弱了论点。B项“皮肤上的细菌”范围太小,而且“制造独特的体味”和论点无关系。D项“细菌侵害人体”削弱了论点。
20.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受众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消极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受众的性格差异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产生的反应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
A.人对某种特定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反应
B.坚持读者需求导向并不能为受众创造最大利益
C.社会对电视节目庸俗化倾向普遍存在担忧心理
D.取消电影分级制度并未影响其观众的数量和构成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观点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受众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消极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C项“社会对电视节目庸俗化倾向普遍存在担忧心理”是一个反向的论据,说明受众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A项中“会有引起某种的反应”并不能说明受众是否接受。B项意思是说“按读者需求来进行大众传播不能创造最大利益”,D项意思是说“改变传播方向的制度不会影响观众数量和构成”,都与题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