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联系最密切的两类社会规范,法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调整社会关系。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近现代法倾向于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B.法律在规范形态上以规则为主,道德在规范形态上以原则为主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一定是违法的
D.法律是立法者自觉建构的产物,道德是自发和非建构的产物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存在联系,近现代法在确认和体现道德时大多注意二者重合的限度,倾向于只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转化为法律义务,明确法与道德的调整界限,因而将法律视为最低限度的道德。
B项正确,法律有着肯定、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在规范形态上以规则为主。道德无特定、具体的表现形式,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在规范形态上以原则为主。
C项错误,违法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比如大义灭亲,是违反法律的,但并不违反道德;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法,比如看到小偷偷东西不制止,违反道德,但并不违反法律。
D项正确,法律在形式上由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主动制定或认可,是立法者自觉建构的产物。道德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的,是自发和非建构的产物。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以下选项表述,符合《监察法》规定的是( )。
A.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辖区、乡镇设立监察委员会
B.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C.国家监察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D.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产生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监察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 监察委员会并不在乡镇设立。
B项正确,《监察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C项错误,《监察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对国家监察委员会委员的任职时间没有限制。
D项错误,《监察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故正确答案为B。
3.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也是治理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工作就会步履维艰甚至______。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龙蛇混杂
B.步履蹒跚
C.一事无成
D.鱼龙混杂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横线前的“甚至”表递进,故横线处所填入的内容应比“步履维艰”程度加重,“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横线处应填入程度更重的成语且与“工作”搭配恰当。C项“一事无成”指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相比“步履维艰”程度重,当选。
A项“龙蛇混杂”、D项“鱼龙混杂”均指好的坏的都有,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步履蹒跚”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与“步履维艰”无法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车俊: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4.平台经济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但是各地政府部门却对其______。究其原因,和许多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一样,平台经济带有破坏性创新或毁灭性创新的特点。一方面,平台经济会让许多传统业态面临______,导致相关行业的快速衰退和人员失业。另一方面,平台经济会创造巨大商机和许多新型就业机会,并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棋不定 崩溃
B.莫衷一是 挑战
C.无能为力 侵蚀
D.置若罔闻 消亡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但是”可知,横线处与“毋庸置疑”语意相反,表达不确定的含义且后文“究其原因”是对横线处的解释说明,根据“平台经济带有破坏性创新或毁灭性创新的特点”,即好坏两个方面的特点,故平台经济即使发展潜力巨大,也存在争议,政府部门不知如何决策,横线处体现选择困难之意。A项“举棋不定”比喻做事情的时候有很多顾忌,犹豫不决,B项“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两项语义均可,保留;C项“无能为力”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D项“置若罔闻”指对事态不重视、不关心,两项均无法体现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很难选择之意,排除。
第二空,对应下文“导致相关行业的快速衰退和人员失业”,横线处体现传统业态面临不好的情况。B项“挑战”可指很难解决的问题,符合文意,当选;A项“崩溃”指完全破坏,程度过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唯有健康发展才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春天》
5.在这个纷繁多元的时代,压力大诱惑多,许多人价值标尺上的刻度有些______,当此之时,我们更应提醒自己,摒弃浮华、隔绝噪音,重视心灵追求、打开更多精神的 。主动在国家发展大潮中______自己的人生坐标,对接“我的梦”和“中国梦”,瞄准清晰的方向不停跋涉,中国的未来定然更加光明多彩。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混乱 角度 规范
B.模糊 维度 定位
C.迷失 尺度 明确
D.偏差 梯度 厘清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横线处体现“纷繁多元的时代,压力大诱惑多”对人生价值的影响,且与“标尺上的刻度”搭配,A项“混乱”、B项“模糊”、D项“偏差”语义均可,保留。C项“迷失”指弄不清,一般与方向搭配,与“刻度”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与“精神”搭配,B项“维度”、D项“梯度”语义均可,保留。A项“角度”指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一般不与“精神”搭配,排除。
第三空,对应下文“对接······,瞄准清晰的方向······”,即明确了“人生坐标”,B项“定位”指确定方位,符合文意,当选。D项“厘清”,常与“界限”搭配,一般不与“坐标”搭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乡土中国要更多青年去点亮》
6.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受到民粹主义、大国单边主义的影响,很多国家对待人口流动的态度变得更谨慎,但是经济发达国家对待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普遍持更加积极的态度。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希腊、法国、菲律宾、阿根廷、美国等27个取样国家中,平均有14%的民众对移民人口表示欢迎。然而,在瑞典、英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有73%的民众对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来本国工作和移民非常欢迎。
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才政策实施的关键在于公众的态度
B.通过吸纳移民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C.人才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以开放的态度吸引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很多国家对待人口流动的态度变得更谨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经济发达国家对待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普遍持更加积极的态度”。接下来通过“调查数据”对观点具体说明,指出取样国家中平均有的民众欢迎移民人口,而经济发达国家中多数民众欢迎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故文段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待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态度要更加积极开放,对应D项,当选。
A项,“人才政策实施”这一话题无中生有,排除;
B项,“移民”概念扩大,文段强调的是“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排除;
C项,文段讨论的话题是对待人才的态度,而非人才流动的具体原因且“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以人才流动治理创造更多“中国红利”》
7.生命教育应该是一个科学过程,要遵循教育的科学原理,不可蛮干。学者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曾讲到,这个教育过程要重视社区、学校、家庭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由此巩固阳光的生命观念。如果能坚持如此,即便少数心理存在阴霾的孩子,也会逐渐被感化,从而化解内心的阴暗,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进而形成一个相互关爱的健康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生命教育还不够重视,一些举措也没纳入科学的范畴,要弥补的功课还有很多。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生命教育要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
B.我们应重视生命教育并进行科学施策
C.我们要弥补生命教育领域的诸多短板
D.生命教育目的是传播阳光的生命观念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生命教育是科学过程,要遵循教育的科学原理。之后引用“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的内容,解释生命教育的过程。尾句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前文,引出问题“我们对生命教育还不够重视,一些举措也没纳入科学的范畴,要弥补的功课还有很多”,B项是针对尾句问题提出的对策,为正确答案,当选。
A项,对应首句话题引出的内容,非重点,且“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将“科学原理”概念偷换,排除;
C项,“弥补······短板”表述不明确,排除;
D项,“生命教育目的”文段未提及,且“传播阳光的生命观念”对应“学者华特士”的观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12岁孩子把7岁玩伴打死:残忍之外是生命教育的缺失》
8.①若是再向前追溯,实现登月的很多关键人物和技术又都是起源于战争的需要
②但在现在的人看来,这些前尘往事似乎早已不再重要,世界格局也早已不是由美苏两强所主导
③登月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政治因素和它的时代,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④登月正是源于当时的政治原因
⑤登月本身成为对人类好奇心和勇气的最好的回报
⑥50年前的国际形势和政治氛围都与现在截然不同
对上述文字排序最恰当的是:
A.①⑥④②⑤③
B.③④⑥⑤②①
C.④①⑥②③⑤
D.⑥④①②③⑤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首先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①句出现“再向前追溯”、“······又都是起源于战争的需要”,故之前必然论述促使“登月”的相关原因,无法作为首句,排除A项。④句出现指代词“当时”,之前必有时间方面的介绍,无法作为首句,排除C项。③提到“远远超出了政治因素”,⑥提到“50年前的国际形势和政治氛围都与现在截然不同”,故⑥在③之前,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仰望星空的冒险》
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图形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形封闭空间“窟窿”明显,考虑面,面的数量分别为3、5、3、7、5,并无明显规律,再观察面的形状发现,每幅图形均具有一个正方形面,与外框形状相同,排除C项;再观察发现第1、3、5幅图形正方形面是面积最小的面,第2、4幅图形正方形面是面积最大的面,?处图形中正方形面应为面积最大的面,只有A项符合,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10.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图形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第一个图形为“日”字变形图,第二个图形为“田”字变形图,且出现出头点,考虑图形的笔画数。题干图形的笔画数分别为1、2、3、4、5,?处图形的笔画数应为6,A项笔画数为6,B项笔画数为4,C、D两项的笔画数均为1。
故正确答案为A。
11.减少失调感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广泛收集产品信息,精心挑选品牌,高度关注了解所购买品牌,但在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进而产生失调感,怀疑原先购买决策的正确性。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减少失调感购买行为的是:
A.刘某在陪朋友选购家具时临时决定购买了一个茶几,在货物没有送达之前就后悔自己的冲动购物行为
B.潘某对比市场上多款按摩椅后购买了价格较高的一款,还没开始使用就觉得功能与价格低廉的并没有不同,感到十分懊恼
C.李某具有丰富的汽车知识,购车时选择了满足其预算的知名品牌汽车,结果专业的售后服务使他非常满意
D.黄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看中了一款手机,两个月后该品牌又推出了另一款新产品,他觉得自己应该购买最新的产品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广泛收集产品信息,精心挑选品牌,高度关注了解所购买品牌”、“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刘某临时决定,不符合“广泛收集产品信息,精心挑选品牌,高度关注了解所购买品牌”,后悔自己的冲动购物行为,不符合“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潘某对比市场上多款按摩椅,符合“广泛收集产品信息,精心挑选品牌,高度关注了解所购买品牌”,还没开始使用,说明他并没有真的了解产品功能,只是自己的想法,而觉得与价格低廉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不同,符合“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符合定义,当选;
C项:李某具有丰富的汽车知识,符合“广泛收集产品信息,精心挑选品牌,高度关注了解所购买品牌”,但是专业的售后服务使他非常满意,不符合“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黄某看中了一款手机,没有体现购买,他觉得自己应该购买最新的产品,说明他也没有购买,不符合“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互助式养老指的是以唤醒和提升老人生命活力作为养老的第一要素,通过运动、饮食、起居与情绪管理形成系统的健康生活指导方案,靠动员老人互助和伙伴式陪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实健康指导方案的养老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互助式养老的是:
A.某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租用农户闲置房产设施,邀请全村的孤寡老人入住,并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
B.某小区开启了“低龄健康老人——高龄老人”一对一互帮互助项目,对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帮助
C.某地民政部门建立主动探访和被动求助的双向服务体系,目的是解决当地老人的生活困难
D.某社区利用居民数据库的联系方式,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运动健身指导、体检须知等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靠动员老人互助和伙伴式陪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实健康指导方案”。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某村委会承担房子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邀请全村的孤寡老人入住,但没有体现老人之间是否互相照顾,不符合“靠动员老人互助和伙伴式陪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实健康指导方案”,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低龄健康老人——高龄老人”一对一互帮互助,符合“靠动员老人互助和伙伴式陪伴”,对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帮助,符合“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实健康指导方案”,符合定义,当选;
C项:民政部门建立主动探访和被动求助的双向服务体系,民政部门为老人提供帮助,不符合“靠动员老人互助和伙伴式陪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实健康指导方案”,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社区为老人提供运动健身指导、体检须知等信息服务,没有涉及到互助,不符合“靠动员老人互助和伙伴式陪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落实健康指导方案”,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声望价格是根据消费者“优质优价”心理制定的价格,主要借助于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良好声誉或名望来制定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既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又能令消费者易于接受。欺诈价格是企业利用虚假或容易令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手段制定大大高于产品或服务实际价值的价格,欺骗、诱导消费者或经销商与其进行交易。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声望价格的是:
A.某电商成立初时提供免费优质的配送服务,用户纷纷赞不绝口,随后变为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费项目,用户量并未受到影响
B.某店将成本价200元的服装定价为3000元,随后降至1000元,又在促销时降价,并写明“原价3000元现价300元”
C.以“黑科技”为噱头的某新兴电子公司非常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虽推出的独家创意产品性价比很低,但依然常常被抢购一空
D.新车上市之时,汽车生产商会刻意控制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经销商借此加价销售,消费者即使清楚来龙去脉也无计可施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声望价格:根据消费者“优质优价”心理制定的价格,主要借助于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良好声誉或名望来制定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既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又能令消费者易于接受;
欺诈价格:企业利用虚假或容易令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手段制定大大高于产品或服务实际价值的价格,欺骗、诱导消费者或经销商与其进行交易。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电商初时提供免费优质的配送服务,用户纷纷赞不绝口,证明该企业在消费者中的良好声誉或名望,而变为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费项目,符合“根据消费者‘优质优价’心理制定的价格”,用户量未受影响,符合“既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又能令消费者易于接受”,符合定义,当选;
B项:该服装已经降至1000元再进行促销,此时原价应为1000元,标上“原价3000元现价300元”,符合“利用虚假或容易令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手段制定大大高于产品或服务实际价值的价格”,符合欺诈价格,不符合声望价格,排除;
C项:因为是新兴电子公司,而且推出的独家创意产品性价比很低,是靠“黑科技”吸引用户,所以不符合“借助于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良好声誉或名望”,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新车因“供不应求”被加价销售,不符合“借助于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良好声誉或名望来制定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用户无计可施,不符合“令消费者易于接受”,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镜头:快门
A.裤脚:裤腿
B.细胞壁:叶绿体
C.高粱:青稞
D.桌子:椅子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镜头和快门是组成相机的两部分,二者为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裤脚是裤腿的最下端,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细胞壁和叶绿体是组成植物细胞的两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高粱和青稞是两种粮食作物,二者为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并不是组成同一个事物的两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桌子和椅子都是家具,可以配套使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理屈:词穷
A.循序:渐进
B.舍己:为人
C.孤芳:自赏
D.见利:忘义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理屈词穷是一个成语,指因理亏而无言以对,“理屈”是“词穷”的原因,二者为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循序渐进是一个成语,指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二者并非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舍己为人是一个成语,指舍去自己帮助他人,“舍己”是行为,“为人”是目的,二者为行为和目的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孤芳自赏是一个成语,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二者为主谓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见利忘义是一个成语,指见到有利可图不顾道义,“见利”是“忘义”的原因,二者为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6.兴趣:社团
A.契约:合同
B.人才:创业
C.血缘:亲属
D.纪律:军队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有的社团是基于兴趣成立的,二者为条件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合同是一种契约,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创业并不是基于人才而进行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有的亲属是基于血缘而存在的,二者为条件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军队中有纪律,但军队不是以纪律为基础建立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7.珊瑚礁是海洋特别是热带地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澳大利亚大堡礁新生珊瑚数量比历史同期下降了89%。如果没有新生珊瑚不断合成珊瑚礁,即使像大堡礁这样绵延2000多千米的巨型珊瑚礁群,也会在几十年内被海浪逐渐瓦解。按照这一速度,至本世纪末,人类可能将面对一片没有珊瑚的海洋。科学家认为,与此同时,数万种以珊瑚礁为家的海洋生物也将一同消失。
以上科学家的观点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珊瑚虫通过分泌碳酸钙筑造一间“小房子”,珊瑚礁就是一代代珊瑚虫留下的“空房子”
B.气候变化造成的海水温度上升会使珊瑚出现白化现象,珊瑚缤纷的色彩将逐渐消失
C.当前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海洋酸化,海水酸化会减少珊瑚虫用来抵御病虫害、抵抗环境压力甚至是繁育后代的能量
D.珊瑚礁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家园,没有其他生物可以起到这一作用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与此同时,数万种以珊瑚礁为家的海洋生物也将一同消失。
论据:研究显示澳大利亚大堡礁新生珊瑚数量比历史同期下降了89%。如果没有新生珊瑚不断合成珊瑚礁,即使像大堡礁这样绵延2000多千米的巨型珊瑚礁群,也会在几十年内被海浪逐渐瓦解。按照这一速度,至本世纪末,人类可能将面对一片没有珊瑚的海洋。
本题问题为前提假设,需要考虑的加强方式是搭桥和必要条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与论点无关,话题不一致,排除;
B项:指出珊瑚缤纷的色彩将逐渐消失,不代表珊瑚会消失,也无法证明以珊瑚礁为家的海洋生物会消失,无法加强,排除;
C项:指出海水酸化会减少珊瑚虫用来抵御病虫害、抵抗环境压力甚至是繁育后代的能量,解释了为什么珊瑚会逐渐减少,支持论据的成立,具有一定加强作用,保留;
D项:前半句指出珊瑚礁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家园,后半句说明没有生物可以替代,强调了珊瑚对这些海洋生物的重要性,如果其他生物可以替代,那么论点将无法成立,前半句加强论证,后半句为必要条件,保留。
比较C、D两项,D项加强论证和必要条件的加强力度大于C项支持论据。
故正确答案为D。
18.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向某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是通过哪个事件认识孙中山的?”这位学生居然回答说:“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A.甲告诉乙自己每天上班需要花费2个小时,乙说:统计显示本市人们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你不是在本市上班吧
B.甲说:这个瓶子里装的是我发明的一种能够溶解所有物品的溶液。乙说:那它为什么没有把这个瓶子溶解呢
C.甲企业举报竞争对手乙企业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乙企业回应称,甲企业的行为证实了乙企业商品的竞争力,不过,这一行为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D.甲问乙:作为班级的一份子,你热爱班集体吗?乙回答:当然爱了。甲说:如果班里有一个天天迟到、上课说话的同学,你也一定爱他了?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逻辑错误。
“认识”有知道了解和见到交往两种意思,在老师的提问中使用的是知道了解的意思,而学生却偷换成见到交往的意思,属于偷换概念。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乙根据本市人们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推断出每天上班需要花费2个小时的甲不在本市上班,但平均值并不代表每个人实际花费的时间,属于论据不充足,与题干逻辑错误不一致,排除;
B项:甲说瓶子里的液体能够溶解一切物品,乙指出不能溶解装它的瓶子,证明甲的说法是矛盾的,属于自相矛盾,与题干逻辑错误不一致,排除;
C项:甲企业举报乙企业的是商品质量问题,乙企业的回应针对的是甲企业行为的影响,没有涉及到任何自己商品的质量问题,是两个不同的话题,属于转移论题,与题干逻辑错误不一致,排除;
D项:乙说的是热爱班集体,而甲说的是乙会爱班级内一个天天迟到、上课说话的同学,甲将班集体的概念偷换成班级里的具体同学,属于偷换概念,与题干逻辑错误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9.现在的太阳大约27天自转一周。但近期,有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计算机模拟了早期太阳的旋转速度,模拟结果显示,在最初的十亿年内,太阳大约9到10天就完成一次自转,速度是目前的3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恒星耀斑喷射得越猛烈,旋转得就越快,太阳早期爆发的耀斑数是现在的几倍
B.NASA模拟结果中的恒星自转速度是在得到模拟数据后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而来的
C.早期太阳活动的异常导致月球土壤中的钠和钾明显少于地球土壤中的钠和钾
D.即使地球经历过太阳高速旋转时期,大气层与磁场的保护也能使其免受干扰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最初的十亿年内,太阳大约9到10天就完成一次自转,速度是目前的3倍。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需要考虑的加强方式是补充论据,如解释论点或者举例子。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太阳早期爆发的耀斑数是现在的几倍,且恒星旋转得越快,耀斑喷射就越猛烈,说明太阳早期的旋转速度高于现在,补充论据,支持论点,当选;
B项:指出模拟结果是在得到模拟数据后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而来的,无法确定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无法加强论点,排除;
C项:只能证明早期太阳活动的异常,无法确定是否与旋转速度有关,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D项:指出即使地球经历过太阳高速旋转时期,仅是一种假设情况,无法加强论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城市地区儿童哮喘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研究发现这可能是因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失去了关键的屋尘微生物种类,而这些微生物仍存在于农村,也就是说,暴露在农村房屋中的灰尘微生物种类,有助于降低儿童的哮喘发病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乡村房屋灰尘微生物种类容易使其过敏
B.居住在含有农村住宅微生物群的城市里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与其他城市儿童没有明显差别
C.微生物是否能直接预防哮喘并未给出定论,而环境源细菌肯定会对哮喘产生影响
D.发达国家的卫生条件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前者哮喘病的发病率却更高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暴露在农村房屋中灰尘微生物种类,有助于降低儿童的哮喘发生率(两句话含义相同)。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削弱的方式考虑削弱论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乡村房屋灰尘微生物种类容易使儿童过敏,但过敏不代表能降低哮喘病发病率,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指出含有农村住宅微生物群的城市住宅里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与其他城市儿童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农村住宅微生物群并不能降低儿童患哮喘的风险,直接削弱论点,当选;
C项:微生物是否能直接预防哮喘并未给出定论,“并未给出定论”表明是不确定的,而环境源细菌是否包括农村住宅微生物群也无法判断,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指出卫生条件更好的发达国家哮喘病的发病率却更高,与农村房屋中灰尘微生物种类对哮喘是否有影响无关,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