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B.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C.北京、首尔、东京三座城市中,最北面的是东京
D.北海道、北海、纽芬兰、秘鲁等渔场的形成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A项正确。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B项错误。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和首尔、东京相比,位于最北面的是北京,C项错误。渔场形成的成因一般有两个,一种是位于寒流和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使得水的环境发生变化,所以鱼类不敢贸然向前,于是在交汇处聚集,并且寒暖流交汇使得海水搅动,底层的营养物质都跑到表层,成为鱼群的饵料。比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三个都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另一种成因是受到上升流的影响,比如秘鲁渔场是由于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岸边吹向太平洋,所以岸边海水不断减少,底层的海水便上来补充,同时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成为鱼群的饵料。D项错误。因此A项当选。
2.以下现象与物理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A.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跳一下——热胀冷缩
B.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气体液化放热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气压加大时,沸点降低
D.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因此食物熟得快,C项错误,当选。
3.长期以来中国股市被外界冠之以“政策市”,股市走势深受政策影响。这并不是说,当股市______时,监管层不该出台政策进行干预,而常常是在“父爱情节”下不当的政策干预,造成股市发展______了市场本身的规律。要改变这一现象,还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这虽是老话常谈,其实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动 背离 B.异动 脱离
C.涨跌 违背 D.震荡 违反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选项四个词语都可与股市搭配。区别在于“变动”“涨跌”“震荡”都属于股市正常的周期性波动调整,而“异动”的“异”含有不同寻常的意思。句意为当股市出现异常情况时,监管层进行干预是合理的。第二空,“违背规律”也搭配恰当。因此C项当选。
4.能为几代人所激赏的文学名著,给影视剧改编者留下的再创造的天地就变得______得多。对于已经定型、成熟的著名剧作,试图用当代人的意志、观念和情趣去作出“新的解释”,便是超越了“再创造”的界限,______,是不宜提倡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是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淡 因小失大 B.束缚 舍本逐末
C.局促 事倍功半 D.狭小 徒劳无益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为几代人所激赏的文学名著已经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固定的印象,因此给改编者留下的空间应是变得很小。“平淡”与此不符,排除A项。“束缚”不能直接与“天地”搭配,排除B项。第二空,“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徒劳无益”指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徒劳无益”程度更重。由“超越了‘再创造’的界限”“不宜提倡”可知,作者对重新解释定型的名作的做法持完全否定态度,“徒劳无益”更符合作者的这一倾向。因此D项当选。
5.语言发展自然是______,对网络词汇持宽容的态度也______。然而,这与反对语言的粗鄙化,提倡书面语言的典雅并不矛盾。所以,不加选择地用明显粗俗的网络词汇,语文老师不应该放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序渐进 无可厚非 B.一日千里 顺理成章
C.大浪淘沙 理所应当 D.欣欣向荣 不足为奇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语言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过程中有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有相对萎靡的阶段,故填“一日千里”“欣欣向荣”不合逻辑,排除B、D两项。第二空,“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对网络词汇持宽容的态度并没有错,故“理所应当”填入更恰当。因此C项当选。
6.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想,在主观思维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社会,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合作,甚至需要整个部落一起上,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是对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揭示,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
B.农耕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C.人际合作从农耕社会开始就很密切
D.农耕时代的文化孕育发展了中华文化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的农耕时代很长,在这一阶段,人类开始有了闲暇和冥想,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然后说明农耕时代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最后阐述了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也来自于农耕时代的文化。由此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是农耕时代文化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影响。A项未出现主题词“农耕”,排除;B项“人类社会的发展”范畴太大,未体现文化层面,排除;C项只体现了文段第四句,片面。因此D项当选。
7.尘世间最大的痛苦是,世界变了自己却没变。不管是某个组织,还是某个个体,如果在过去一年感觉比周围其他人都要更“难”,甚至“难”到了“发愁”“焦虑”;如果内心还对周遭变化充斥着担心与恐惧,那多半就需要不断地反求诸己:既然这是一个充满了随机性、不确定性与混沌性的时代,我们能多大程度上,在变动的世界中管控好自己,迎难而上,顺势而为,让“难”变得更得心、更应手?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
A.人应该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B.面对困难时,要善于管控自己
C.对困难应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
D.世界的不确定性令人产生不安全感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观点,“尘世间最大的痛苦是,世界变了自己却没变”。然后说明当感觉对周遭的变化到了担心恐惧焦虑程度时,就要开始反省了——提醒自己,既然世界充满了变化与不确定,自己能做到多大程度的与时俱进才能让自己不那么恐惧世界的变化。由此可知,作者主要想表达是面对世界的变化,我们应该顺势而为,与时俱变。B项“困难”比较笼统,C项未提到“变化”,D项未说明如何应对变化。因此A项当选。
8.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境况,我们才会无畏地去面对生活,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但是,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而无法成功战胜那些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是( )
A.无知者未必无畏
B.恐惧来自我们的内心
C.清楚自己的处境不一定是好事
D.战胜内心恐惧才可能取得成功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选项B、C的表述原文中有相应的表述,很明显可以排除;选项 D的表述原文中的表述“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表明D的表述符合原文;选项A的表述原文中无中生有。
9.①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
②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
③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
④一个环节紧扣着另一个环节,一个过程向另一个过程转化
⑤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⑥最后必然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⑥⑤③
C.①③②④⑥⑤
D.③①②⑥⑤④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该题同样是道“2+2”模式,观察①和③,发现①更适合放在句首,整个文段除了①外都是在说“地理”的问题,因 此①是在进行一个铺垫,所以可以据此排除AD。再看②④,②应放在④前,并且③是总说,所以可以排除B选项。
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为1、2、3、4,因此下一个图形应该有5个封闭区域,因此D项当选。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每行第一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直接叠加得到第二个图形,因此C项当选。
12.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作前提构成的推理。假言判断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的存在(称为前件)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称为后件)的条件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二难推理是通过运用选言判断来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从而来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前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一种推理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二难推理的是( )
A.如果刺激老虎,它是要吃人的;如果不刺激它,它也是要吃人的;或是刺激它,或是不刺激它;所以老虎总是要吃人的
B.如果张三是杀人犯,那么他有作案时间;如果张三是杀人犯,那么他有作案动机,张三或者没有作案时间,或者没 有作案动机,所以他不是杀人犯
C.如果今天下午下大雨,那以操场就要积水。如果操场积水,那么球赛就要延期,所以,如果今天球赛不延期,那么今天下午没有下大雨
D.如果打人的行为触发了法律,那么要受到法律处罚;如果打人的行为没有触犯法律,那么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打人的行为或者触犯了法律,或者没有触犯法律,所以或者要受到法律处罚,或者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关键词查找。本题关键词为:(1)两个假言判断;(2)一个选言判断;(3)运用选言判断来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B、D三项:都是两个“如果”(假言判断)加一个“或者”(选言判断)来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的,符合定义;C项是通过两个“如果”(假言判断)来得到另一个假言判断,不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3.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通行于国际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其具体做法是政府引入市场机制,把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与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社会组织支付费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做法的是( )
A.某市交管部门为方便市民出行,租用电信公司的短信平台定期给市民发送提醒短信
B.某街道面向辖区招募志愿者,以协助当地司法机关承担社区内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服务工作
C.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委托中储粮总公司作为托市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组织国有粮库对稻农实行敞开收购
D.某市教委建立特级教师在线回答中小学生学习问题的公益网站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一家教育机构出资帮助扩大这个网站的规模,以帮助更多的学生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关键词查找。本题关键词:(1)政府引入市场机制;(2)把公共服务和社会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3)根据情况支付费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是政府通过向电信公司付费的方式为市民做事,符合定义的三个关键信息;B项,某街道招募志愿者,不符合关键词(3);C项,委托不属于购买,不符合关键词(3);D项,一家教育机构出资,不属于政府购买,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A。
14.涵化是指不同文化的群体间发生持续的接触,从而导致原有文化发生变迁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涵化的是( )
A.在20世纪,牛仔裤成为了风靡世界的时尚穿着
B.历史上英国曾将其法治文化和政治体系推行到自己的殖民地
C.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纷纷来中国学习汉语
D.由于英国曾长期受罗马帝国的统治及罗马天主教的影响,英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拉丁语词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关键词查找。本题关键词:(1)不同文化接触;(2)原有文化变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B、D三项都体现了不同文化群体间的接触带来的文化变迁,符合定义;C项,属于不同文化的接触,但是没有体现出原有文化的变迁,不符合关键词(2)。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5.索取∶施舍
A.推辞∶推诿 B.搜索∶咨询
C.谈论∶比较 D.创新∶守旧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索取和施舍为反义词,创新和守旧也为反义词。因此D项当选。
16.抢劫︰犯罪︰坐牢
A.地震︰灾害︰伤亡 B.登山︰运动︰受伤
C.广告︰营销︰购买 D.法律︰规范︰约束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抢劫是一种犯罪,抢劫的结果可能是坐牢,且三个词项主体一致;登山是一种运动,登山的结果可能会受伤。A项地震是一种灾害,地震的结果可能造成伤亡,但题干坐牢是动词。而C项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做广告的结果可能是顾客购买产品,但前后主体发生改变,“广告”、“营销”与“购买”的主体不同,因此与题干也略有不同。
17.强词夺理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偷鸡摸狗
A.大声喧哗 鸡鸣狗盗 B.俯首帖耳 鸡鸣狗盗
C.俯首帖耳 敛声屏气 D.大声喧哗 敛声屏气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强词夺理”、“俯首帖耳”、“敛声屏气”和“偷鸡摸狗”均为含有动宾结构的成语。“大声喧哗”不是动宾结构,排除A、D两项。“鸡鸣狗盗”中不含有动宾结构,是含有主谓结构的成语,排除B项。
18.尽管传统的观念都认为中午小憩是有利于健康的,但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睡午觉超过60分钟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2%,而死亡风险增加27%。但是如果午睡时间短于30分钟,这些疾病风险却会相应地降低。科学家又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只要午睡时间超过40分钟,得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就会陡然加大。而且午觉要是超过90分钟,你还容易疲劳一整天。由此可以推出:
A.午睡时间越短,越有利于健康
B.不睡午觉可以有效避免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C.如果你一天都觉得疲劳,那你午睡超过了90分钟
D.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由题干午睡30分钟、40分钟和60分钟的各项数据对比,可说明午睡时间过长对身体不利,D项可以推出;题干只是说午睡短于30分钟疾病会降低,并没有说越短越健康,A项说法不准确;B项的说法明显没有根据,排除;题干为“午觉要是超过90分钟,你还容易疲劳一整天”,C项肯后不能肯前,排除。因此D项当选。
19.最近,“竹炭食品”在网上热销,商家宣称这些食品可以帮助清除人体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些贴上竹炭标签的花生甚至能够卖到40元一斤,比普通花生的价格高出了两三倍。对此,专家表示“竹炭排毒”其实是商家宣传的噱头,无法真正帮助人体排毒。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专家的观点?
A.食用竹炭粉制作的食品后,有时会出现肠胃不适、拉肚子的情况
B.法律规定植物活性炭可在食品工业中使用,但应在制成最终产品前除去
C.竹炭不能被人体吸收,口服也只是在胃肠道里转一圈,不会渗透到血液中
D.人体吸收的大部分有害物质会通过自身的代谢系统排出体外,无需额外排毒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题干专家的观点为:竹炭食品不能帮助人体排毒。A项偶尔的不良反应和身体排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不能支持专家观点;B项法律规定的事项不能说明竹炭食品到底有没有排毒的功能,也不能支持专家的观点;C项说明竹炭不能被吸收,且不会渗透到血液中,削弱了题干“竹炭食品能排毒”的论据,支持了专家的观点;D项为无关项。因此C项当选。
20.弗朗西斯·H·劳舍尔博士在1993年通过实验展示了音乐和学习之间的联系。欣赏音乐可以提高智商,从而促进学习,这种现象叫做莫扎特现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削弱上述观点( )
A.研究音乐的专家并不比其他领域的专家智商更高
B.听莫扎特作品后智商表现出的短暂提高没有持续到实验结束
C.学习音乐所需要的毅力是在任何学习中都需要的性格特征
D.音乐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比对智商的影响更大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论点:欣赏音乐可以提高智商,从而促进学习。B项:该项说明听音乐智商短暂提高仅仅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促进之后的学习,直接削弱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