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下列举措恰当的是:
①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②强化投资监管,限制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
③放开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④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理论与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①④正确,《决定》中“三、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的“(8)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指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
②错误,《决定》中“三、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的“(8)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指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故“限制私募股权投资”说法错误。
③错误,《决定》中“三、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的“(8)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指出:“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故“放开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说法错误。
故①④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下列保障粮食安全的举措正确的有几项?
①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②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③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④扩大粮食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加大国外优质种业资源和海外粮食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
⑤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理论与政策。
①正确,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考察,指出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现粮食均衡增产。
②正确,2024年9月1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
③⑤正确,2023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④错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样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但“加大国外优质种业资源和海外粮食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的做法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习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基于对粮食基本属性的正确认识和粮食战略价值的准确评估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应对国际变局具有重要意义。
故正确的有4项。
故正确答案为C。
3.作为阅读者,当我们跟着文字的力量去体会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循着这个人的思想痕迹______。我们都是历史流动中的角色,我们看到的每一片天空,每一片云,或是每一次斗转星移的月食,都是一次生命______的体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流散 如梦如幻
B游走 独一无二
C漫步 难能可贵
D舞动 浮光掠影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我们都是历史流动中的角色”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出历史是流动的,我们看到的每一片天空、每一片云、每一次斗转星移的月食都是不同的体验,B项“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符合文意,保留。A项“如梦如幻”指很美,朦朦胧胧,不像是在现实中,文段并无“梦幻”之意,排除;C项“难能可贵”指做到了难做之事,十分可贵,D项“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刻,均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搭配“思想痕迹”,且根据“循着”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出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思想痕迹去体会,B项“游走”指游逛;游荡,符合文意且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4.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面对______的世界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对形形色色的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面对来之不易的美好岁月,要______、心怀感恩;面对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要______、勇于担当。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纷繁复杂 安之若素 当仁不让
B眼花缭乱 知恩图报 一马当先
C扑朔迷离 饮水思源 责无旁贷
D一日千里 安居乐业 义不容辞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搭配“世界变局”,A项“纷繁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C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D项“一日千里”比喻进展极快,均可形容世界发展的局势,保留。B项“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通常搭配的主语为人,且在文中需表述为“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变局”,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通过“、”与“心怀感恩”形成并列,体现要感恩现在的美好岁月,C项“饮水思源”指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符合文意,保留。A项“安之若素”指在反常或危困等情况下,仍安然处之,毫不在意,D项“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均不能体现感恩之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可与“勇于担当”形成并列关系,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5.向民众______科学知识,______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科学家首先要致力于科研,他究竟能花多少时间来做科普,显然无法一概而论。通常,一线科学家很难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参与一波又一波的科普活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输 传递
B传递 传播
C传导 传扬
D传达 传承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搭配“科学知识”,表示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A项“传输”指传递、输送,一般搭配信息、数据,与“知识”搭配得当,保留;B项“传递”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表示科学家把科学知识传播给民众,搭配得当且语义恰当,保留。C项“传导”指热或电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多用于物理学或神经方面,与知识搭配不当,排除;D项“传达”意为把一方的意思告诉给另一方,多与命令、消息搭配,与知识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科学精神”,根据横线后“做科普”“科普活动”可知,“科普”即科学普及,特点是范围广、受众多,所以横线处所填词语要体现出范围广、受众多,B项“传播”指广泛散布,与“科学精神”搭配恰当,且与“科普活动”对应准确,当选。A项“传递”无法体现出科普活动受众多的特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从全世界范围看,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仍是学术界的“______”。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唯”字,即论文成了学术评价的唯一依据,学术评价______成了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必修课 蜕变
B硬通货 异化
C敲门砖 演绎
D磨刀石 沦落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论文成了学术评价的唯一依据”以及“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可知,学术评价演变成不好的指标,感情色彩偏消极。B项“异化”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与文意相符,保留;D项“沦落”指被驱逐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感情色彩偏消极,保留。A项“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中性词,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演绎”是一种纯粹形式的推理方法,要求前提与结论间具有必然性之可推关系,文段并未体现出这一必然推理关系,并且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第一空,由“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表达占据重要地位之意。B项“硬通货”原是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用在此处是一种形象表达,强调“论文”依然是主流,符合文意,当选。D项“磨刀石”指用来磨利刀子的石头,比喻困难让人变得有耐力有韧性,文段体现的是论文展示学术成果的作用,而非磨砺锻炼的作用,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目前,牙科医生治疗受损牙齿使用的修复物由人造材料制成,而固定修复物所用的商业用胶,在性能和化学组成方面与天然牙组织——牙质有很大不同。因此,修复物与真牙结合得不太好,有时甚至会脱落。天然羟基磷灰石存在于牙齿、蛋壳等组织中,在其基础上制作的新黏合剂可模拟牙质的特性和结构。为检验新黏合剂的效果,科研人员将修复物放在真牙上,部分修复物用新黏合剂固定,另一部分以商业牙科用胶固定。结果显示,新型黏合剂由于与天然牙组织高度相似,可以更牢固地黏合人造修复材料。
下列说法与上述语段意思不符的是:
A类似牙齿的天然材料可治疗牙齿受损部分
B蛋壳中提取的羟基磷灰石可制成牙科黏合剂
C新型黏合剂与天然牙组织的特性和结构相似
D商业牙科用胶在固定牙科修复物时的黏性比不上新型黏合剂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A项,根据文段首句“牙科医生治疗受损牙齿使用的修复物由人造材料制成,而固定修复物所用的商业用胶······”以及“天然羟基磷灰石存在于牙齿、蛋壳等组织中,在其基础上制作的新黏合剂可模拟牙质的特性和结构”可知,用来治疗牙齿受损的是修复物,为人造材料制成,只有固定修复物的胶可以是天然物质合成,因此“类似牙齿的天然材料”应指的是起到黏合、固定作用的新黏合剂,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偷换概念,当选;
B项,根据文段中“天然羟基磷灰石存在于牙齿、蛋壳等组织······模拟牙质的特性和结构”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文段中“天然羟基磷灰石······制作的新黏合剂可模拟牙质的特性和结构”可知,新型黏合剂与天然牙组织有类似的特性和结构,表述正确,排除;
D项,根据文段中“为检验新黏合剂的效果······结果显示,新型黏合剂由于与天然牙组织高度相似,可以更牢固地黏合人造修复材料”可知,新型黏合剂的黏合效果更好,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8.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介绍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的交融格局,接下来通过不同朝代举例论证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而后通过“······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总结全文,故文段重点强调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对应A项。
B项,文段没有提及“辽阔的疆域”,无中生有,排除;
C项,由“此后,······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可知,“文化”对应分句例子中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文段没有提及“伟大的精神”,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20世纪30-50年代,围绕以仰韶文化彩陶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究竟是本土起源还是从外部传入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一些外国学者根据仰韶文化陶器表面的彩绘纹饰与西亚地区史前文化的彩陶有相似之处,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考古学家经过近百年的发掘和研究,以大量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证明,中国史前文化虽与同时期外部文化发生过交流,但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具有从一万年前发展至今的清晰的自身发展脉络。中国境内彩陶出现的年代要早于欧亚大陆,两者自成体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B考古证实中国史前文化起源于本土
C中国史前文化与外部文化互有交流
D中国境内彩陶出现年代比欧亚大陆早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引出中外学界曾经对“中国史前文化”是否起源于本土有争论的话题,随后分别介绍外国学者和中国考古学家的观点。外国学者依据彩绘纹饰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而中国学者则通过考古研究证实了“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确实源于本土,发展脉络清晰,中国境内彩陶自成一个发展体系。故文段重点在于介绍“中国史前文化”确实起源于本土,且这一观点具有客观的考古依据,对应B项。
A项,“仰韶文化”偏离文段核心话题,仅对应文段开头话题引入部分,非重点,排除;
C项,对应文段中转折词“但”之前的内容,文段重在阐述转折后提出的“史前文化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这一观点,非重点,排除;
D项,对应文段尾句,仅能作为证实“两者自成体系”的依据,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改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内容。
这段文字没有提到的是:
A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B我国教育公平质量显著提升
C我国公共服务尚需均衡发展
D我国公共服务能力需要提升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A项,根据“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可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可知,我国教育公平和质量正显著提升,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可知,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不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即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文段说明我国公共服务需要均衡发展,表述正确,排除;
D项,文段并未提及“我国公共服务能力需要提升”,仅说明“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均等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无中生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黑球和白球构成,且黑白球分割明显,考虑部分数。题干图形中,黑球部分数依次为1、1、3、3、2,白球部分数依次为1、2、1、2、4,单独看无规律,考虑运算。黑球部分数+白球部分数依次为2、3、4、5、6,故问号处应选择一个黑球部分数+白球部分数为7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
1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⑥,②④⑤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为分组分类题目。观察发现,多边形内部被线条分割,优先考虑面数量,但题干图形的面数量都是3,无法分组。继续观察发现,所有图形均明显存在最大面且最大面出现等腰元素,可优先考虑最大面的对称性,其中图①②⑥最大面均为中心对称图形,图③④⑤最大面均为轴对称图形,故图①②⑥一组,图③④⑤一组。
故正确答案为C。
13.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专业性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是:
A小曲是社工专业的研究生,专门从事与养老等社会福利相关的政策研究
B某企业工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元旦期间为每位职工发放节日慰问品
C企业家王某长期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帮助很多贫困孩子实现了大学梦
D老李退休后热心为小区内闹矛盾的家庭做思想工作,赢得邻里一致称赞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专业性社会工作:“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中小曲为社工专业的研究生,且其从事相关研究,没有提及是否从事助人活动,不符合“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不符合“行政性社会工作”定义,排除;
B项:该项中某企业工会为职工发放慰问品,其中工会属于群众团体,且该行为是一种职工福利,符合“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符合“行政性社会工作”定义,当选;
C项:该项中企业家王某资助贫困孩子上学,但王某是企业家,不是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助人活动,不符合“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不符合“行政性社会工作”定义,排除;
D项:该项中老李退休后热心为小区调解矛盾,说明老李已经退休,不是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助人活动,不符合“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不符合“行政性社会工作”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意思主义和表示主义是解释确定语言含义的两种方法。当语言发生歧义时。意思主义认为应当按照言语者内心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语言含义,而无需在意别人如何理解;反之,表示主义主张语言一旦表达出来便与言语者没有关系了,应当按照社会公众的通常理解来确定语言的含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最能体现意思主义的是:
A误载不害真意
B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C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意思主义:“按照言语者内心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语言含义”;
表示主义:“按照社会公众的通常理解来确定语言的含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误载不害真意”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已达成意思表示一致,不因合同文本中出现的用词错误而影响双方已经达成的真实合意,强调要按照表意人(言语者)内心真实的意思来确定,符合“按照言语者内心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语言含义”,符合“意思主义”定义,当选;
B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意思是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不符合“按照言语者内心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语言含义”,不符合“意思主义”定义,排除;
C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人们对同一艺术作品的解读因个体差异而呈现多样性,不符合“按照言语者内心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语言含义”,不符合“意思主义”定义,排除;
D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不符合“按照言语者内心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来确定语言含义”,不符合“意思主义”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5.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学方法和仪器,测量海底地球物理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从而得出海底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的调查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是:
A将重力仪安放在船上进行观测,以确定海底地壳各种岩层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B用深海钻探法从海底采集富钴结壳矿样品,分析其中锰、铁氧化物成分及氧化程度
C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的方法检测海底沉积物的成分,以确定海底矿产资源的情况
D用抛弃式探温仪测定海水温度,计算出海洋平均温度,分析近60年来海洋变暖速率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利用物理学方法和仪器”、“测量海底地球物理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得出海底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利用重力仪进行观测,符合“利用物理学方法和仪器”,观测目的是确定海底地壳各种岩层质量分布的情况,符合“测量海底地球物理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得出海底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符合定义,当选;
B项:该项先使用深海钻探法采集样品,再对样品进行分析,但没有体现分析过程,不明确是否符合“利用物理学方法和仪器”,分析矿样品中锰、铁氧化物成分及氧化程度,且其中“氧化程度”属于化学变化的结果,不符合“测量海底地球物理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也无法得知“海底矿产分布”,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该项利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的方法进行检测,具体就是根据氯化物和硝酸银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结果进行检测,该方法为“化学方法”,不符合“利用物理学方法和仪器”,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该项用抛弃式探温仪进行测量,符合“利用物理学方法和仪器”,测量目的是计算出海洋平均温度,进而分析海洋变暖速率,不符合“测量海底地球物理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得出海底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 对于 斜拉桥 相当于 燃油车 对于( )
A拱式桥;摩托车
B钢架桥;人力车
C人行桥;网约车
D独木桥;违章车
【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逐一代入选项。
A项:拱式桥和斜拉桥是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桥,二者是并列关系;有的摩托车是燃油车,有的燃油车是摩托车,有的摩托车不是燃油车,有的燃油车不是摩托车,二者是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有的钢架桥是斜拉桥,有的斜拉桥是钢架桥,有的钢架桥不是斜拉桥,有的斜拉桥不是钢架桥,二者是交叉关系;燃油车和人力车是两种不同动力来源的车,二者是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有的人行桥是斜拉桥,有的斜拉桥是人行桥,有的人行桥不是斜拉桥,有的斜拉桥不是人行桥,二者是交叉关系;有的网约车是燃油车,有的燃油车是网约车,有的网约车不是燃油车,有的燃油车不是网约车,二者是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独木桥和斜拉桥是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桥,二者是并列关系;有的违章车是燃油车,有的燃油车是违章车,有的违章车不是燃油车,有的燃油车不是违章车,二者是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注:有同学可能会认为B项的钢架桥和斜拉桥是按照结构划分的两种不同的桥梁,但是按照结构划分的应为“刚”架桥,选项中的“钢”架桥为按照材料划分的,二者并不相同。
17.大天白日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月黑风高
A昼伏夜行;光天化日
B更深露重;日上三竿
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
D白日当空;夙兴夜寐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逐一代入选项。
A项:“大天白日”指白天,“昼伏夜行”指白天隐藏起来,晚上出来赶路,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光天化日”指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大天白日”指白天,“更深露重”指夜深后,外面很冷,开始有露水,二者形容的时间相反;“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天已大亮,“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二者形容的时间相反,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大天白日”指白天,“月明星稀”指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二者形容的时间相反;“夜深人静”指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二者形容的时间相近,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大天白日”指白天,“白日当空”指太阳高悬天空,二者形容的时间相近;“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劳,“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8.白兰地:烟酒
A高铁:舟车
B鸟喙:花鸟
C黄桃:桃李
D漫步:行走
【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白兰地是酒不是烟,与烟构成反向种属关系,与酒构成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高铁是车不是舟,与舟构成反向种属关系,与车构成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鸟喙是鸟的组成部分,与鸟构成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黄桃是桃不是李,与李构成反向种属关系,与桃构成种属关系,但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漫步是一种行走方式,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科学家通过整合数十年来对全球海洋的多次调查观测结果,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气候变化模拟后发现,包含细菌和另一种单细胞生物“古生菌”的原核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最强。因此,原核生物有可能成为气候变化的赢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原核生物在全球食物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海洋每变暖1摄氏度,其中的生物量将减少约1.5%
C原核生物在数周内就可以发展出使它们更容易生存的特征
D气候变化可能在以计算机模拟中没有捕捉到的方式在改变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原核生物有可能成为气候变化的赢家。
论据:科学家通过整合数十年来对全球海洋的多次调查观测结果,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气候变化模拟后发现,包含细菌和另一种单细胞生物“古生菌”的原核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最强。
论点和论据讨论的都是原核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二者话题一致,考虑削弱论点或削弱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原核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论点讨论的“气候变化”无关,话题不一致,不能削弱,排除;
B项:指出海洋变暖会使生物量减少,但不明确气候变化是否使海洋变暖,也不明确减少的生物是否包括原核生物,不明确项,不能削弱,排除;
C项:指出原核生物发展出更容易生存的特征的速度很快,说明原核生物确实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为加强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在以计算机模拟中没有捕捉到的方式在改变,说明用计算机模拟气候变化可能并不准确,削弱论据,可以削弱,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0.研究发现,养猫和精神疾病风险上升有关。养猫的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比没接触猫的高2.35倍,这是由于养猫的人群感染了弓形虫,这是一种以猫科动物为最终宿主的寄生虫,当它通过猫的排泄物感染其他中间宿主(比如人)后会传入后者的中枢神经,影响相关行为。因此,养猫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戴手套清理猫砂并及时洗手可减少感染弓形虫的可能性
B患精神疾病的养猫人,家族普遍具有精神病史
C精神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的血清阳性较低
D不养猫的人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等方式感染弓形虫
【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养猫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论据:养猫的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比没接触猫的高2.35倍,这是由于养猫的人群感染了弓形虫,这是一种以猫科动物为最终宿主的寄生虫,当它通过猫的排泄物感染其他中间宿主(比如人)后会传入后者的中枢神经,影响相关行为。
本题论点和论据都在讨论“养猫”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的关系,二者话题一致,且论点中存在因果关系,削弱可以考虑削弱论点、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如何清理猫砂会减少感染弓形虫的可能性,说明养猫确实存在感染弓形虫的风险,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无法削弱,排除;
B项:指出精神疾病患者除了养猫,本身还有家族精神病史,给出了同时可能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的其他原因,他因削弱,可以削弱,当选;
C项: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的血清阳性较低,而血清阳性说明体内有对应疾病抗体的存在,说明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弓形虫感染的可能性,但不明确养猫是否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为不明确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指出不养猫的人也可能感染弓形虫,但论点讨论的是养猫是否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话题不一致,为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